威寧自治縣6萬搬遷群眾——

告別重重大山 迎來穩穩幸福

2020年09月13日09:13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謝朝政 周陽 吳傳娟 馮相清

幸福是什麼?對於威寧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朝陽新城小區的梅成飛來說,幸福就是從老家搬到城區后,找到工作,有了穩定收入。

梅成飛是威寧自治縣龍場鎮百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因身患殘疾,她擔心搬到城裡后,丈夫找不到工作,自己要照顧年幼的孩子,一家人生活沒著落。

讓梅成飛感到驚喜的是,剛搬進城裡不久,丈夫就通過社區的就業信息服務平台找到了外出務工的機會。

針對像梅成飛這樣有老、幼、病需要在家照顧而未能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威寧還積極探索“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貧困戶創收”的“扶貧車間”建設模式,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梅成飛在“就業扶貧手工車間”找到了工作。

記者見到梅成飛時,她與幾十名工友正指尖翻飛,忙著編織各色手工制品。“一個月保底工資1800元,熟練后可以計件算,收入會更高。關鍵還能背著娃娃做,務工帶娃兩不誤。”說話間,梅成飛已熟練地將手中的彩線鉤織成涼鞋。

像這樣的扶貧車間,威寧全縣共扶持建立了26個。有2000多名無法外出務工的搬遷群眾像梅成飛一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地處黔西北烏蒙山腹地的威寧自治縣喀斯特地貌特征顯著,境內切割較深,溝壑交錯。部分地區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生存環境惡劣。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怎麼辦?威寧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確保小康路上不掉一人。

“十三五”期間,威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9320戶46565人,后又新增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目前已全部完成登記入住。至此,威寧超過6萬余名大山群眾告別偏遠山村成為新市民。

如何讓搬離大山的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威寧自治縣狠抓“五個體系”建設,配套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安置小區建起了農貿市場、便民超市、健身場所、紅事辦理場所等基本服務設施,配套建設“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歡樂之家”“圖書室”等。縣城安置點建成社區衛生室7個,配套了10余所中小學和幼兒園,讓搬至縣城的群眾生病有醫院、孩子有學上。

把搬遷群眾就業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威寧瞄准“一戶一就業”的目標,按照“一戶一檔”的方式制定了跟蹤服務方案,精准開展就業服務,打出了“外出務工解決一批、企業就業解決一批、公益崗位解決一批、蔬菜產業基地解決一批、扶持創業解決一批”的就業“組合拳”,搬遷家庭有勞動力的23858人中已就業19735人,戶均就業2.12人。

同時,威寧還在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基層黨建體系建設方面下足了功夫。大力推進感恩教育、文明創建、公共文化、民族傳承“四進社區”﹔建成鄉鎮(街道)+村(社區)+自管委+小組長四級管理網格﹔在安置點建立黨總支4個、黨支部11個,379名黨員感受到了組織溫暖,基本實現了安置點黨的建設全覆蓋。

一系列“組合拳”讓搬遷群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幸福。在朝陽新城,已搬遷入住一年的馬竹英已經完全變成了城裡人,每天得空就去小區溜達。提到現在的生活,她兩眼放光:“小區修得漂漂亮亮,生病了幾分鐘就到診所,孫子上學就頭十分鐘的路程。”

想起老家牛欄江畔的海拉鎮花果村大石頭組,想起湍急的牛欄江上村庄與外界唯一的溜索通道,想起在石頭縫裡種庄稼還不能糊口,馬竹英說:“現在和過去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對於被惡劣環境困住的有理想的年輕人,威寧搭建起了創業平台,從7萬畝配套設施齊全、種植條件良好的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中,劃出3000畝離搬遷小區較近的基地交由搬遷群眾自行組織合作社經營,給搬遷群眾的幸福“加碼”。基地所有的前期投入由縣農投公司墊付70%,合作社承擔30%,產生的利潤全歸合作社和搬遷群眾所有。

從玉龍鎮田壩村搬到縣城的羅靖邀約兩個好友,組建了威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了380畝蔬菜。如今,基地的第一茬蔬菜已賣了9萬元的毛收入,羅靖心裡樂開了花,“明年爭取擴大面積,讓更多人參與進來,一起致富。”

像羅靖一樣,在縣城定居的搬遷群眾抱團組建了6家合作社,經營劃出來的3000畝易地產業扶貧蔬菜基地,共吸納搬遷群眾227戶1380人入社參與分紅,同時解決了1200余民搬遷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告別重重大山,迎來穩穩幸福。行走在威寧城區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廣場上三三兩兩的老年人圍在一起,一邊晒著太陽,一邊說著家長裡短,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