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問題多的村民小組作為‘雷區’,深入開展蹲點監督,‘解剖麻雀式’暴露問題,積極開展整改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問題動態清零。”
當前,黔西南州安龍縣脫貧攻堅已進入查缺補漏、拋光打磨、提高成色階段,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勝利在望。安龍縣紀委監委以蹲點監督為抓手,緊盯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鞏固提升,舉一反三補齊短板弱項,確保為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紀律保障。
安龍縣紀委監委變“督戰”轉為“實戰”“助戰”,組建7個脫貧攻堅收官戰蹲點監督工作小組,下沉村組一線開展監督檢查,持續營造決戰氛圍。結合村級巡察、信訪等情況,選擇問題反映集中、工作基礎薄弱貧困村的1至2個村民小組為樣本,緊緊圍繞“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的各項部署要求,開展以半個月為一個周期的蹲點監督,全面摸清脫貧攻堅收官戰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底數。
同時,制定《脫貧攻堅“六看一收集”監督檢查工作登記表》,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方式對“3+1”保障、上級反饋相關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定點“掃雷”。同步建立《蹲點監督問題清單》整改台賬,以“建賬、對賬、銷賬”的方式,倒逼脫貧攻堅收官戰各項工作查缺補漏,切實做到所有監督事項清倉見底、不留死角。
對在脫貧攻堅收官戰中不擔當、不作為、消極應對、敷衍塞責、失職失責等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問責,並及時通報曝光,切實達到“查處一起,教育一片,威懾一方”的效果。對一般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排雷”,將問題消除於萌芽狀態。
蹲點監督工作開展以來,安龍縣紀委監委共發現干部作風不實、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問題86個,累計反饋整改問題69個,約談相關責任人6人。
(黔西南州紀委監委)
來源: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