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理工學院:“五個+”模式多維度推進教育扶貧

2020年08月20日09:10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7月上旬,貴州理工學院領導班子先后率脫貧攻堅專班、各學院相關負責人及學校派駐的駐村第一書記,赴湄潭縣復興鎮茅台村、新金龍村、復興鎮中學、觀音閣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回頭看”入戶調查工作。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各項補助是否落地,子女入學受教育問題是否解決﹔貧困戶家庭住房是否漏水,房屋改造和修繕是否落地﹔各項建設項目進展是否順利……“回頭看”細致又繁瑣,直擊脫貧攻堅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貴州理工學院還將針對本次調查結果查缺補漏,排除貧困戶返貧風險,督促項目落地,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如期完成。

在脫貧攻堅戰中,貴州各高校盡其所能、全力幫扶。貴州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色優勢,以“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為工作引領,以“一總支一項目、一學院一課題”為主要抓手,通過構建多維度扶貧“五個+”模式,開展黨建扶貧、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消費扶貧、文化扶貧等多維度扶貧,推動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黨建+” 打造作風頑強工作隊伍

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貴州理工學院堅持黨建引領,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一支作風頑強的第一書記隊伍。

據了解,該校先后選拔了42名政治素養高、黨性修養強的青年教師,分赴定點幫扶地湄潭縣復興鎮等地擔任駐村干部、第一書記或科技特派員。

圍繞著“抓黨建、促脫貧”的工作目標,第一書記工作組著力開展黨支部陣地進農家行動,為3個貧困村援建了9個黨員活動室。同時,深入開展走訪調研,明確幫扶重點,強化幫扶措施,為百姓解難題,實現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雙推進”。

2020年2月,新金龍村被評為湄潭縣農村產業革命先進集體。學校的兩個基層黨組織在“校農結合”工作中表現突出,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被中共貴州省委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稱號。

“教育+”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的貴州理工學院2154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悄悄收到了一份禮物——手機流量補助。

“感謝學校為我們做了周全的考慮!”來自遵義的學生周於楊為消耗大量手機流量費上網課而感到為難時,學校提供的流量費資助及時送達,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為了給學生在家進行網絡學習創造條件,貴州理工學院及時開展了“愛心流量”專項資助工作,按月向符合條件的學生發放定額流量費,疫情期間共發放流量補助近11萬元。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方式。貴州理工學院在積極落實教育精准扶貧政策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讓其學習無憂、就業無憂。

為幫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解決就業難問題,貴州理工學院實行了校領導和處級干部包干領任務,確保貧困生100%就業。學校還對25名湄潭籍的貧困生進行了精准的“1+N”導師結對幫扶,對其進行學業、心理、就業等全方位指導,促進其健康成長。同時,貴州理工學院還在湄潭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就茶葉加工種植、中藥材種植、羊肚菌種植、建筑從業人員基本操作與規范、圖書管理等方面累計培訓700多人次。

“科技+” 用科技拉動脫貧引擎

今年6月,貴州理工學院赫章縣雙坪鄉專家工作站成立。工作站將發揮智力扶貧優勢,在技術培訓、產業優化等方面發揮作用,全面提升當地農戶中藥材種植技術與能力,助力赫章脫貧攻堅戰。

扶貧要從“輸血”轉向“造血”,科技扶貧是關鍵。貴州理工學院依托理工學科特色和優勢,積極構建學校引導、學院主導、團隊主體、教師參與的科技扶貧體系,緊密對接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和需求,助推農業產業發展。

學校出台《貴州理工學院“大地論文”工程工作方案》,聚焦貴州十二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在中藥材種植、羊肚菌種植、茶園土壤分析、茶葉殺青設備改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基於鄉村旅游進行的“黔北”民居標准圖設計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幫扶貧困地區在產業技術升級改造、攻克產業技術難題上做文章,把科研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作技術上的支持——

在銅仁開展羊肚菌高產增效栽培技術推廣與示范,帶動示范區內貧困群眾實現年均增收3000元﹔在黔西南州開展菌根苗技術推廣應用,使煙葉產量增加,每畝增加產值200多元﹔向湄潭縣復興鎮衛生院捐贈新型無源電子體溫計並建立數據系統,運用現代醫療儀器為農民醫療健康服務﹔

……

據統計,2018年以來學校派出行業專家、知名學者、各類高層次人才200余人,深入田間地頭,對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

“消費+” 校農結合實現產銷對接

“我要4斤牛肉、4斤牛腩。”“魚稻米還有嗎?”“麻煩你給我拿8盒綠殼雞蛋。”7月15日,由省教育工會、貴州理工學院主辦的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活動在貴州理工學院舉行。來自沿河、德江、長順、湄潭等地的數百種農產品被搶購一空。“產銷會的商品品種多樣,價格合理,豐富了我們的菜籃子。”正在選購中的教師表示。

從校園到田園,貴州理工學院以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和保障學校食堂供給為著力點,扎實推進“校農結合”工作。

在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比例的同時,貴州理工學院幫助湄潭縣新金龍村建立起校農合作蔬菜基地,打造“學校+村委+合作社+貧困戶”的“四級校農結合”供需模式,並劃撥專項經費資助該村建設蔬菜育苗大棚,僅3個月時間就幫助該村增收18萬元。

2018年4月學校“校農結合精准扶貧農產品直營店”開業,至今實現銷售額達160余萬元。2020年,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下,從納雍、赫章、望謨、冊亨、貞豐、湄潭、沿河等18個縣採購200余種農特產品,舉辦了6場農產品展銷會,累計銷售金額達37.8萬元,答好了疫情防控這道加試題。

“文化+” 以貴州精神“扶志”又“扶智”

“用一身本領將貧困戰勝,用一身泥土讓青春不悔!”

2019年5月,貴州首部表現志願服務的脫貧攻堅主題話劇《青年志願者》在貴州理工學院禮堂上演,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將青年志願者的形象和事跡以話劇的形式呈現在舞台上。《青年志願者》是根據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曾羽教授同名長篇小說《飛揚的青春》改編,講述志願者扎根西部山區,奉獻青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故事。

話劇的巡演,激發了廣大青年立志報效祖國、奉獻青春的熱情,在廣大青年師生中產生了較大影響。

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具有“扶志”又“扶智”的重要作用。貴州理工學院不斷創新扶貧舉措,利用自身的文化、智慧優勢實現精准扶貧——

深入開展青年志願服務活動和師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做好“三農”政策宣講,深入推進農戶思想觀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為貧困群眾扶志勵志、提神提氣﹔

組織專家學者深挖地方歷史文化、非遺、名賢等資源,做好結合文章,幫助貧困地區規劃發展文化旅游項目﹔

……

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依然在路上。“今年下半年至關重要,貴州理工學院將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精神及具體要求,以問題為導向,以產業發展促脫貧為根本,進一步總結經驗、鞏固成果,為我省高質量打好收官戰,為貴州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簽做出更大貢獻。”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曾羽表示。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