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T恤、牛仔褲、運動鞋和綁扎整齊的馬尾辮,在貴州黔西縣中建鄉營盤村見到古尋時,她正挎著籃子在菜地裡摘豆角,乍一看,還以為是回家過暑假的大學生。隻不過,大學畢業3年的古尋,如今已是民宿小老板了。
古尋是古鳳岐的孫女,1998年縣裡開始試點退耕還林時,她剛剛3歲,差不多跟新種的樹苗一起長大。“隻有一條小土路通往村外,出趟門要翻山越嶺,去鎮上就算出遠門了。”古尋對當年家鄉落后的面貌印象深刻。
從小就憧憬大山外世界的古尋,考進了省城的一所大學,畢業后在貴陽一家幼兒園上班。此時,村裡已是綠樹成蔭。更可喜的是,一條高速公路通到了古尋的家門口。
依托交通條件的改善,中建鄉通過招商引資打造的主題漂流景區開始營業。憑借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驚險刺激的游玩體驗,營盤村很快就成了網紅旅游地。
看到家鄉變為景區,古尋的父親古國昌心動不已,他拿出存款,又從銀行貸了筆款,將老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客棧建好后,古國昌才發現,自己並不清楚客人喜歡什麼。
“游客就是沖著原生態來的,方方面面都要體現山村特色,不能復制酒店那一套。”2018年,古尋回村接手生意,她決定讓民宿變得更“土氣”。
把爺爺用過的石磨等老物件找出來,擺在院子各個角落﹔用竹子和茅草搭建涼棚,在林子底下准備了吊床,盡量滿足客人和大自然接觸的願望。古尋對家裡的菜品也做了改良,食材大多是就地取材,她想讓客人吃到最地道的農家菜。
這一招果然奏效,可口的飯菜、別致的客房讓不少來村裡漂流的游客願意專程到古尋家歇上一晚。“生意最好的時候,13間房都不夠住,一個月能賺三四萬元。”古尋還在民宿裡張貼一個二維碼,隻要客人們用手機一掃,還能順手把村裡的特產帶回家。
今年,古尋把在貴陽開火鍋店的丈夫叫回村,兩口子把村裡能歌善舞的老鄉召集過來,又在院子裡架起了仿真篝火,每隔一段時間就策劃一個主題晚會。“這片林子就是搖錢樹,我們既要發展更要保護。致富的日子,還在后頭。”古尋說。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3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