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南岑:紅托竹蓀豐收 特色產業致富路寬

2020年07月30日19:3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林下長勢良好的紅托竹蓀。吳昌連 攝
林下長勢良好的紅托竹蓀。吳昌連 攝

夏日炎炎,劍河縣林下食用菌產業發展也分外火熱。在該縣岑鬆鎮南岑村的珍稀食用菌種植示范基地裡,一個個紅托竹蓀在陽光的照射下,從菌蛋裡破殼而出。時下正值紅托竹蓀豐產期,每天鮮貨的產量在200斤左右,及時的採摘和加工,對保証產品品質尤為重要。

紅托竹蓀是貴州的特色食用真菌,不僅營養價值高,經濟附加值也非常高,一斤鮮貨售價為100多元,干貨售價在400元以上。

2020年4月,南岑村利用豐富的林地資源,種植了12畝的林下紅托竹蓀,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基地就迎來大豐收,這也讓村民們對產業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一斤干菌子賣四百多元,真真是比‘黃金’還值錢!現在,我相信土地能生金這話是真的了,以后我們要跟著村裡,好好干。”負責管理基地的村民熊燕樂呵呵的說道。

人工種植紅托竹蓀對生態環境和技術要求比較高。該村的紅托竹蓀種植從品種選擇、菌棒支撐,再到技術培訓,都得到了省科技廳及其科技特派員的傾力幫扶。

“基地搞起來,從挑菌棒,到現在摘菌子,上個月我也得了3000多元。”正在採摘菌子的村民楊老榜告訴筆者,要是沒有基地這份活干,平時,她和許多農家婦女一樣在家繡花打發日子,今年,基地建起來后,有活干就有收入。

鄉村振興首要就是產業興旺,作為省科技廳派駐南岑村的第一書記艾力燎,入村以來,結合該村豐富的林下資源,充分利用我們這個山林自然生態的優勢,發展周期短,見效快的食用菌產業,相繼帶領村民們示范種植了黑木耳、羊肚菌和紅托竹蓀等。通過“公司+科技特派員+村集體公司+農戶”的方式,僅紅托竹蓀一項產業就帶動了45戶農戶獲得產業分紅、土地流轉收入,預計每年可以給股民帶來3000元以上的收入,起到立竿見影的脫貧致富效果,把綠水青山真正的變成的金山銀山。(圖/文 吳昌連 楊光褳)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