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 打出教育幫扶“組合拳” 照亮貧困山區脫貧路

2020年06月30日12:1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教學生認游戲的名字。
教學生認游戲的名字。

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近年來,貴陽市南明區充分發揮其作為省會城市核心區的優勢資源力量,大力實施教育幫扶工程,切實打好“扶貧+扶志+扶智”組合拳,通過組團式幫扶的模式,圍繞提升幫扶地學校教學管理與教育水平、改善教學條件等方面內容,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討、教師培訓以及選派優秀教師到幫扶地支教等幫扶活動,多形式、多層面地向包括長順縣、普安縣、望謨縣、羅甸縣、從江縣等地在內的43所幫扶學校,輸送南明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為當地堅決打好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不斷貢獻出南明教育力量。

貴陽南明小學:組建駐點幫扶團隊,助力大歹小學發展

去年11月,由省教育廳牽頭、市教育局統籌,南明區教育局與從江縣教育局簽訂了幫扶協議,對該縣的大歹小學開展為期三年的“組團式”駐點結對幫扶,其中,南明小學承擔了駐點幫扶的任務。接到任務后,南明小學立即抽調學校黨政領導和骨干教師組成幫扶團隊,進駐大歹小學全面展開教育幫扶工作。同時,充分整合利用學校擁有的優質教育資源,圍繞校園文化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學生習慣養成、帶動老師發展等方面,為大歹學校教育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助力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駐點幫扶工作中,南明小學的駐點老師們積極配合大歹小學老師,一家一戶地去給農戶做工作,防止學生輟學﹔孩子們喜歡手工,就教他們把撿來的樹葉拼成畫﹔孩子們上學常常打赤腳或穿拖鞋,就引導他們要洗腳穿鞋講文明﹔孩子們沒有出過大山,就帶著他們逛省城,走遍動物園、博物館、科技館﹔孩子們學習基礎差沒自信,就精心設計活動引導他們參與評選“最美大歹娃”,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鼓勵孩子們一點一點的進步……

“學校的教學條件慢慢變好了,大歹的孩子們漸漸愛學校了,大歹村的家長們也開始主動送孩子來上學了。”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駐點的南明小學副校長王玉切身感受到了學校發生的變化。

南明小學的組團駐點幫扶,是南明區實施組團式教育幫扶模式的開始,也是具體實例之一。除此之外,南明其他學校的組團式結對幫扶工作有序推進著……

貴陽花果園第三小學:聯合社會資源,組團幫扶晴隆六小

今年5月29日,南明區花果園第三小學與晴隆縣第六小學簽訂《教育對口幫扶協議》,圍繞師資隊伍建設、辦學品質提升等方面內容,與晴隆縣第六小學展開幫扶合作﹔

6月4日,晴隆縣第六小學有關校領導帶隊到花三小,參觀校園文化,並就抓好黨建以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推進進行了交流探討﹔

6月10日,花果園第三小學充分發揮其作為“貴陽市毒品預防教育示范校”的資源優勢,由校領導帶隊,邀請心理健康咨詢專家同行,攜手南明區教育局幫助協調到的貴州省陽光啟航公益組織“禁毒大篷車”走進晴隆六小,開展禁毒宣傳及心理輔導活動﹔

6月16日,花果園第三小學與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隊攜手走進晴隆六小,開展消防演練系列活動,促進學校和諧平安發展。同時,還帶去了由本校教師執教的四節“空中黔課”,邀請南明區學習與資源中心體育教研員對該縣的體育教師進行了專題培訓。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花三小已經與晴隆六小開展了3次雙邊式的互動交流幫扶行動。據了解,晴隆縣第六小學屬於整鄉異地扶貧搬遷學校,自與晴隆縣第六小學建立教育對口幫扶關系以來,針對該校目前在學校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難題,花三小充分整合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優質資源,按照每周1次、一次2天的進程,由學校校長帶隊,制定不同幫扶主題,抽調專科骨干教師聯同社會愛心人士一起,組成幫扶團隊,為晴隆六小的師生們送課程、送培訓、送學校管理經驗與教學經驗、捐贈教育幫扶資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晴隆六小的發展,讓孩子們能享受到內容豐富的優質教育。

“下次我們將結合‘7.1’建黨日的主題,邀請省委講師專家和我們一起過去開展黨課宣講,同時,也將有2家愛心企業一起同行,對學校的困難學生進行捐助。”據花果園第三小學校長陳劉洪介紹,除了與晴隆六小共享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學校也在積極聯系社會資源為其提供多方面的幫助,群策群力,一起為晴隆六小有更好的發展助力。

貴陽尚義路小學:攜手教育專業團隊,精准幫扶施秉縣11所學校

6月16日早上8點,一堂與以往不一樣的語文復習課在施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拉開帷幕,課堂上,南明區尚義路小學骨干教師蔣華正通過組織學生做文字闖關游戲的方式,引導大家對課本字詞進行整理復習,猜老師名字、看甲骨文猜漢字、看美食識漢字……隨著一個個有趣游戲的完成,同學們不僅高效完成了對字詞的復習,還學會了分類整理的復習方法。

這次課程是南明區尚義路小學在施秉縣開展的精准幫扶行動中的語文學科送教送培專場,除了到場學習的300多名語文教師,此次課程還通過“釘釘”軟件向該縣所有學校進行了遠程推送,供大家學習。這也是尚義路小學對施秉縣開展教育幫扶行動的主要形式之一。

據悉,今年6月14日,南明區尚義路小學與施秉縣 11 所小學簽訂了“一對一”幫扶協議,正式啟動尚義·施秉教育聯動項目,充分發揮名校長及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圍繞“切實提升施秉地區學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的幫扶目標,對施秉縣開展組團式“一對一”的精准幫扶行動。

幫扶行動中,尚義路小學聯合學校行政力量、貴州省 (覃弘)名校長工作室成員、學校學科專業骨干教師,以及包括貴州省名校長團隊、貴州省特級教師團隊在內的5個專家團隊共同組團,圍繞學校管理、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等內容,通過幫帶骨干教師、推送名師優質課程、開展跟崗學習、指導德育與教學工作開展等形式,對施秉縣開展“一對一”的精准幫扶行動,助力施秉地區學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的提升。“除了送教學資源下去,我們也要把當地的老師請上來進行跟崗學習。”尚義路小學校長覃弘說,目前,學校正在做准備工作,將邀請50余名來自施秉各小學的優秀教師來學校進行跟崗學習,通過這種“一對一”的幫輔活動,讓當地教師得到快速成長。此外,該小學還同時對長順縣鼓揚民族小學、荔波縣瑤山民族小學、銅仁第七小學等多所學校進行結對幫扶。

南明小學駐點組團幫扶、花果園第三小學聯合社會資源組團幫扶、尚義路小學攜手教育專業團隊組團進行精准幫扶……南明教育系統一直在用真心、出全力,為幫扶地實現“教育脫貧”助力。

教育扶貧是一項艱巨而又漫長的工程,必須久久堅持,才能見功效。后續,南明區將持續加大教育幫扶工作力度,以實際行動抓好抓實教育扶貧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出積極的南明教育力量。(文/圖 庄品瑫 張雪建)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