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喻為南方電網西電東送“安全閥”的超高輸電壓公司魯西換流站安全運行超1500天,累計輸送清潔水電324億千瓦時,人身、設備或電力安全事故及惡性誤操作事件依然保持零記錄。大大緩解了雲南汛期棄水壓力,保証了能源的安全穩定輸送,很好的服務保障了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設。
異步聯網魯西背靠背換流站工程是中國首個省級電網與大區域電網實現異步互聯的工程,也是世界上首個採用高電壓等級、大容量的常規直流與柔性直流並聯運行的換流站,對於維護南方電網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扮演著重要角色。自2016年投運以來,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天生橋局(以下簡稱“天生橋局”)堅持“接得下 管得好”的方針,領導魯西換流站多舉措全方位推進安全生產工作,首創柔直通道年利用小時數超5000小時,能量可用率超過96%,標志著中國柔直技術應用已完全滿足商業運行要求,柔性直流運維可靠性持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融合發展,增強安全“硬實力”
自魯西換流站全面投運以來,天生橋局以“支部建在站上”為契機,始終堅持黨的建設服務生產經營中心工作不偏離,以“黨建+X”為工作載體,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有機融合,黨員帶頭破難題、解問題,全面提升柔直運維水平。
“工程剛投產的時候,部分設備運行不是特別穩定,但經過開展科技攻關,柔直新設備運維的難點被我們一一突破……”魯西換流站站長李標俊說道。
作為世界首個柔性直流與常規直流混合並聯運行的換流站,設備復雜程度高,無經驗可參照,運維難度大。自2016年投運以來,多次出現控制保護系統原因導致的直流跳閘,設備隱患時刻威脅著魯西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針對這個情況,天生橋局變電管理所黨支部牽頭申報了《黨建+魯西站深度隱患排查》項目,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抽調黨員骨干力量開展隱患脫產排查,克服設備停電時間短、各級調度協調工作多等重重困難,歷時1年半,順利完成了現場整治工作,共發現隱患107項,其中重大隱患33項,確保異步聯網工程及主網架安全平穩運行。魯西換流站黨支部組織黨員突擊隊仔細分析每一次跳閘原因,積極配合檢修人員將6 台聯接變壓器分接開關由油中熄弧式更換為真空吸呼式,現場更改分接開關芯子及改接線﹔換流變MR分接開關檔位傳輸系統改造等重要專項工作。魯西換流站直流跳閘從2016年13次,降至2019年直流閉鎖2次,2018年首創柔直通道年利用小時數超5000小時,運維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硬實力”不斷增強,標志著南方電網公司率先自主掌握柔性直流運維關鍵技術。
此外,自該站投運以來,站內黨員帶頭申報了“黨建+變電站智能化”“黨建+全面精益管理”等多個深度融合項目,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水平和換流站運維水平,提升安全生產能力。
體系建設,提升安全“軟實力”
近年來,魯西換流站不斷加強制度和運維體系建設,承接天生橋局是南方電網西電東送起源的“橋頭堡”文化,魯西換流站以“兩專兩精”文化為引領,探索創建了獨具特色的“兩專兩精、‘魯力’前行”文化體系。將運維、建設經驗方法以文化的形勢固化,形成可推廣、可復制、可不斷優化更新的品牌體系。
“在一線工作要‘多琢磨事’,努力思考、樂於干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保持長期的關注度,專注做好每一台設備管理,在每一個環節上力求最佳,把本職工作做到極致……”魯西換流站員工庄志發自信滿滿的說。
魯西換流站以打造“柔直運維示范基地”為核心目標,打造站內“兩專兩精、‘魯力’前行”特色文化,引導干部員工以工作專注、技術專業、運維精細、管理精益為努力方向,專注於人身安全、設備安全、作業風險管控和運維技術水平提升,鼓勵員工“一次性把事情做好”,爭取“以最小資源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實現“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目標。同時,積極推進“一站一家一室一展二廳”建設,完善工作生活設施,搭建學習發展平台,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營造現場良好工作氛圍,為員工提供以站為“家”的歸屬感、幸福感、使命感。
此外,自該站投運以來,在柔直運維中不斷摸索前進,以“柔直示范基地”為載體,致力於打造一支懂技術、精技能、善創新的柔直運維專業化隊伍。積極探索柔直人才隊伍建設,全站人員各自規劃符合自身的三年人才發展路徑,培養了一批專業技術能力較強的高水平員工隊伍,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堅定的人力支持和保障源泉。同時,在天生橋局堅持推進本質安全型企業建設的策略下,魯西換流站在綜合安全管理、風險體系建設、防災應急管理等方面扎實有效開展工作,立足“一站一冊”,全面落實運維策略,管控風險,細化設備運維,加強設備運維力度,不斷從制度和體系建設上強化安全管控的“軟實力”,不斷完善設備運維策略,建立起具備換流站特色的柔直運維體系,不斷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2019年,魯西換流站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科技創新,安全生產攀高峰
在面對柔直新技術、新問題、新挑戰時,天生橋局成立了以黨員帶頭、黨員為主的柔直科技創新團隊,以培養技術技能兩類專家為導向,圍繞柔直運維和技術難題扎實開展技術攻關,勇攀高峰,先后開展了“柔性直流單元無功功率自動調整功能研究”“柔性直流設備狀態評價標准研究”“柔直功率模塊更換平台”“黑模塊”等18項柔直柔直領域科技項目,以及“柔性直流聯結變分接頭控制邏輯優化”等52項職工技術創新項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柔直運維成果和專利,評選出了22名后備技術專家。魯西換流站勇攀直流輸電運維技術高峰,柔性直流運維技術實現了探索,創新到引領。
2018年,魯西換流站柔直閥廳機器人巡視項目正式立項,這是南網內首個創新閥廳巡視機器人科技項目。2020年5月22號,魯西換流站自主完成了柔直閥廳智能巡檢機器人首次年檢。截至當日,柔直閥廳機器人已安全穩定運行126天,開展常規巡檢任務126項,每天完成設備巡檢點位共計約6500項,標志著柔直閥廳機器人已完全具備柔直閥廳工作的能力。
目前,魯西換流站在建的機器人項目有室外機器人、主控樓巡檢機器人、繼電器室巡檢機器人,項目完成后天生橋局魯西換流站智能巡檢覆蓋率將達到80%,一定程度上實現智能化、數字化。
中國打造世界標准
目前,異步聯網工程魯西換流站創造了20項世界第一,形成國際、國家、行業標准11項,《柔性直流輸電電壓源換流器狀態評價導則》等3項企業標准正式下達。出版了《背靠背柔性直流輸電運行維護》等專著2本,形成柔直專利48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發表柔直論文35篇。全面建成了包括作業指導書、現場處置方案等452份運維標准,研制了19套檢修工器具,制定了柔直指標提升措施14項,切實提升運行管理、檢修管理、技術監督、故障分析等業務領域實效性和規范性。
異步聯網工程魯西換流站的成功運維打通了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前期研究、工程建設、生產運維的全過程科技創新鏈條,為渝鄂直流背靠背聯網工程提供了直接示范,為全力開展特高壓大容量多端混合直流技術攻關,將昆柳龍直流工程建成國家科技攻關示范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從世界首次的摸索前行,到國家優質工程金獎的直流創新示范工程,從初期的設備運行不穩定,到攻克柔性直流運維技術難關,首創柔直年利用小時數超5000小時的記錄,標志著中國在柔性直流輸電領域佔領了新的制高點,引領世界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發展。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
新成就,新起點。天生橋局魯西換流站將以安全運行超1500天為新起點,持續提升柔直運維能力,全力保証南方電網主網“安全閥”的安全運行,保障“西電東送”能源大通道的穩定運行,努力將西部清潔電力資源輸送到東部發達地區,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陳光澤 王雪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