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17日,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趙德明主持召開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貴陽市貴安新區河長制、防汛防災工作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全面落實河長制,扎實做好防汛防災工作,自覺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中守初心、擔使命,推動貴陽貴安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貴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晏講話。貴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登峰,貴陽市政協主席王保建,貴陽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向虹翔,貴陽市委常委,貴陽市人大常委會、貴陽市政府、貴陽市政協和貴安新區有關領導同志在市主會場或市分會場參加。
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及有關會議精神,聽取了貴陽市2019年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報告,審議了貴陽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聽取了貴陽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及“6·18貴州生態日”貴陽市巡河工作開展情況匯報,調度了貴陽貴安防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趙德明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我們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的各項任務,如期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奮力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生態文明示范區。
趙德明強調,要以貴陽貴安融合發展為契機,綜合考慮人口、資源、產業、交通、環境容量等因素,進一步優化貴陽貴安生態空間布局,形成山水相依、生態相連、人文相融的新格局。要以增強群眾生態獲得感為導向,進一步提升生態產品質量,從彰顯自然特色上提升品質,從注重便捷共享上完善功能,從厚植文化底蘊上豐富內涵,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要以群眾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為突破,高質量打好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治理“五場戰役”,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部按時清零銷號,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要以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為方向,著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努力做強做優綠色產業。要以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為保障,壓緊壓實責任,完善好落實好生態文明制度,營造生態文明建設良好氛圍,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趙德明強調,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於“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切實抓好監測預警、重點區域安全度汛、次生災害防范等工作,壓緊壓實責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陳晏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整改環保督察問題,健全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經濟、生態文明責任等生態文明體系,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貴陽實踐提檔升級。要堅持河長領治護水長清,形成合力真抓實干,持續發力落實長效機制,堅決有力維護河湖健康,推動河長制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突出抓好河湖水庫安全度汛、城鎮防洪排澇、山洪地質災害防御等重點部位防控,加強應急救援處置,確保全市安全度汛。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各區(市、縣、開發區)主要負責人在當地分會場參加,市有關部門、貴安新區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負責人在市分會場參加。(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廖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