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投案的!警示教育會后,我一直睡不著覺,與其擔驚受怕還不如爭取從寬處理。”近日,涉及有關案件的村干部張某來到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紀委監委,主動交代了自己與他人合謀虛報冒領補償款2萬余元的問題。
如此幡然悔悟的不止張某一個。南通市在保持正風反腐高壓態勢的同時,充分發揮反面教材作用,通過隨案警示課、算賬警示課、公開警示課等多種形式開展警示教育,強化震懾,讓黨員干部感受到紀律約束隻會越來越嚴。
隨案警示課,震懾身邊人
談及自己的過往,南通汽運集團原總經理龔建宇把頭轉向窗口,眼角泛出淚花,哽咽著說:“因為自己的貪念、錯誤、罪行,失去了這一切。”繼而,又失聲痛哭起來……
這是警示教育片《貪路無歸》裡的一個鏡頭。龔建宇案發后,南通市紀委監委隨即在南通汽運集團召開了警示教育大會。片中人龔建宇墮落的人生軌跡給在場的干部職工帶來強烈震懾。
“沒有比這樣的教育更為深刻的了。想不到昔日‘好領導’變為階下囚,想不到違紀風險離我們這麼近,誘惑就在身邊、陷阱就在腳下,千萬不能心存僥幸。”南通汽運集團一名負責同志看過警示教育片后感嘆不已。
每一起案件都是一堂鮮活的警示課。為充分發揮典型案件的震懾作用,南通市紀委監委成立電教片編輯制作工作室,通過採訪涉案人員、審查調查人員、審理人員等,剖析案件發生原因,分析案件背后的問題,制作警示教育片,在涉案人員所在單位、地區開展隨案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零距離”感受失足之恨、墮落之痛、違紀之害,敦促有問題的黨員干部主動交代問題,涉案單位查找廉政風險、扎緊制度籠子。目前,已制作了《泯滅的初心》《觸網的代價》《違紀者鑒》《光環背后的拷問》等30多部警示教育片。
此外,該市還變庭審現場為教育課堂,安排案發單位黨員干部以及工作職責相近、工作環境相似的公職人員旁聽典型案例庭審。
算賬警示課,觸動迷途者
近日,南通市市級機關一名負責接待工作的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泯滅的初心》后,又一次算賬反思:對政治理論的學習領會欠缺,對紀法知識的學習不夠,必然導致政治站位的錯位、工作上的盲目,接待工作就會出問題,不僅影響個人,單位也要蒙羞……
南通市堅持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個策劃,將每年9月確定為“算好廉政賬”專題警示教育月,分別以政治賬、利益賬、家庭賬、名譽賬、親情賬等為重點,要求黨員干部對照身邊反面典型,結合自身崗位和工作實際,通過正反得失的對比,列出廉政賬單,分析核算違紀違法成本,深刻認識違紀違法的危害與后果,以此引導黨員干部辨是非、明紀法、知戒懼。該市已連續12年開展“算好廉政賬”警示教育活動。
南通市商務局的小王算了“廉政賬”后表示:“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得不償失的經濟成本、忐忑不安的心理成本、無法挽回的社會成本……如此高昂的代價,無不提醒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迷途知返。”
據統計,該市每年參與此項活動的黨員干部有10余萬人次,一些“迷途者”在算了廉政賬后主動交代了問題。
公開警示課,警醒大多數
日前,南通市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通州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加華接受審查調查。消息發布3小時,點擊量便已過萬。
為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南通在市紀委監委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開設“曝光台”“審查調查”“紀律門診”等欄目,第一時間發布審查調查案件和“四風”問題典型案例,以此警醒“大多數”對照自查,及早發現問題。
此外,一些案件還被翻拍成《時間的路口》《說好的幸福》等微電影在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播放,讓黨員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同時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對黨員干部的監督。
“前車覆,后車鑒。世上沒有后悔藥,但有預防針。”南通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違紀違法人員的代價不能白付,觸及靈魂的警示,意在敲響警鐘,喚醒黨員干部黨員意識、紀法意識。”(通訊員 蔡鑫樺 陸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