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63歲的劉誠平,是在貴州省從江一中的操場上,個頭不高的他滿頭銀發,戴著一細框眼鏡,走起路來略有蹣跚。到今年6月,劉誠平已經來到從江一中15個月了,當說起從江一中的變化,他話匣子一下打開了。
劉誠平。李元俊 攝
劉誠平先后執教杭州十四中、浙江大學附中、杭州學軍中學等重點學校,2017年退休后,他放棄舒適的退休生活,帶著教書育人的初心,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牽線搭橋下,2019年3月,劉誠平赴從江一中支教,任校長一職,隨他一起來的,還有7名教師。
從教育發達沿海地區到相對落后的地區擔任校長,對劉誠平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全校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因貧輟學的可能性高﹔並且這些學生常常表現出缺乏信心,就學習而學習,對未來缺乏規劃。
困難擺在面前,如何邁出第一步?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劉誠平將閱讀課納入學校課程,一牆之隔的縣圖書館成為了學校的第二課堂,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並經常深入教學課堂,通過聽課了解教師和學生情況,查找課堂問題,親自編寫了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有型教案評價量表、有型教學教案模板、考試成績評價新模式等,推動學校學科教學上台階。
來到從江一中后,劉誠平始終牽挂著貧困學生的學生和生活。在保障教學的基礎上,他常常利用課后時間,與學生交流,並組織教師利用空閑時間,了解學生所需,盡力給予解決。2019年,劉誠平積極參與籌劃“綠滿蕭從”助學基金的建立,籌得資金60多萬元,獎勵學習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
從江一中的”蕭從班“。李宇 攝
作為校長,以身作則是劉誠平對自己的要求,他常常早上7點入校,直到深夜10點以后才肯回家。今年疫情突發,為學校的教學帶來了極大挑戰,遠在杭州的劉誠平堅持利用網絡平台給高三學生上網絡直播課,一節不落。返崗后,他又帶了高三科任教師到鄉鎮開展走訪活動,了解學生疫情防控和網上學習情況。開學后,他更是直接把自己的床鋪進了辦公室。
在學校副校長陸鯖伃眼裡,劉校長的到來,讓教學“活”起來了。劉誠平注重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教師,大力開展“有型”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打造課堂特色,提升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劉誠平還鼓勵教師之間得相互學習,在一年時間內學校已上研究課、觀摩課、同課異構課100余節,所有教師均可隨時推門聽課。
在劉誠平看來,教學不能一把抓,而是要“對症下藥”。在做好全面提升的前提下,去年8月,在劉誠平的組織下,從江一中成立了“蕭從”實驗班,旨在重點培養一批“尖子生”。
西山鎮務林村,是從江縣貧困村之一,也是從江一中的結對幫扶村。從江一中自2019年以來,共選派了30余名教師參與扶貧工作。來到從江一中后,劉誠平常利用周末或節假日休息時間,不畏山高路遠,前往務林村慰問駐村教師,並主動為務林村打通百香果生產基地的產業路聯系資金,目前已聯系得到東西部幫扶專班的資金支持。
15個月來,無論是學校的教學還是扶貧,事無巨細都有劉誠平的身影。在學校裡,老師們都戲稱他是頭“老黃牛”,他為從江教育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黃牛精神”值得每個教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