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連續奮戰太累了水文巡測人員路邊小憩。 |
5月20日子時,本該夜深人靜的時候,遵義的夜空卻並不平靜。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下得人心驚膽戰。
雨情就是汛情。根據遵義市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遵義市發生大范圍降雨,100毫米以上的降雨集中發生在遵義市湄潭縣、余慶縣、鳳岡縣交界地區,最大降雨發生在余慶縣鬆煙鎮覺林村,達192毫米。受降雨影響,湄潭、鳳岡、余慶縣境內河流水位普遍上漲。遵義市水文水資源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局領導對雨水情進行了會商,對防汛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水情中心燈火通明,隻聽到電腦鍵盤的嗒嗒聲和電話聲,幾個值班人員緊張忙碌著,一邊忙著和遵義市防汛中心保持聯系,一邊通知降雨中心站點作好洪水搶測和防汛准備。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20日凌晨3點左右,湄潭中心站負責人根據氣象雷達和汛情緊急通知,立刻組織職工帶上水文巡測裝備,驅車趕往雨情最嚴重的站點。此時正是暴雨最瘋狂的時候,雨刮器已經刮不下車窗上的雨,巡測車頂著風雨在山路中緩慢前行。雖然大家睡眼惺鬆,卻是精神抖擻,很快進入隨時可以戰斗的狀態。中心站負責人楊秀烈表示:“在基層長期從事水文測驗工作,一遇到下雨天基本上是睡不安穩的,像這種半夜出發去搶測洪水的情況常有發生,這是我們的工作職責和使命。”剛參加工作兩年的90后年輕人伍盛豪說:“以前不了解水文是做什麼的,進入水文工作后才知道水文人就是風雨中的逆行者,不管多大的雨,我們都要冒雨前行。”
連夜趕到最大降雨中心余慶縣覺林站,洪水肆虐。當地老百姓說:這樣大的雨還是在20多年前看到過。顧不了雨水淋在身上,大家立刻拿出儀器開展洪峰搶測工作,兩人放三體船到河流中,一人打開電腦進行數據連接,各自分工合作,動作有條不紊。在大家的互相配合下,很快測到了洪峰流量數據。抹抹臉上的雨水和汗水,來不及休息,湄潭中心站職工又急著趕往下一個暴雨中心站點。同時,遵義市水文局派出新蒲、桐梓中心站職工前往湄潭、鳳岡的站點進行支援搶測。
從20日凌晨4點到晚上22點,遵義市水文局中心站職工戮力同心,經過連續作戰,共搶測了覺林、蒲水、小溪等6個站點的洪峰流量,取得了降雨中心的第一手水文測驗資料,為防汛抗旱決策提供了數據和信息技術支撐。
降水、蒸發、流量、泥沙……無論寒暑,無論春夏秋冬,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記錄,每一條河流的變化,每一個水文數據資料都凝聚著基層水文人的汗水和心血。水文人就是風雨中的逆行者,是江河的耳目、哨兵和守護者,是防汛抗旱的吹哨人。(文/圖 劉德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