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年來,為全面落實產業發展“八要素”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瓮安縣結合實際,以“一核三清四強化”工作方法推進“村社合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一核”,以支部引領為核心。針對農村產業發展散、小、弱的問題,瓮安縣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圍繞“一主五特”產業規劃布局,聚焦市場需求與農民增收目標,充分整合脫貧攻堅下沉駐村工作隊、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包村干部等黨員隊伍,組建駐村工作隊機關臨時黨支部,與村(社區)支部、企業的產業支部形成“三支部”產業發展機制,以支部引領為核心,全力推進村社合一。三支部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通過陣地聯建、班子聯動、工作聯抓,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村社合一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目前,已有99個村(社區)成立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村社合一完成率97%,實現村黨組織書記、村主任、合作社理事長“一肩挑”39人,聘請專業總經理22個。
“三清”,資產清、身份清、職責清。以台賬式管理做到合作社資產清。瓮安縣組織對全縣未承包到戶的資源性資產和集體經營性的、非經營性的資產,以及現金、債權債務、經濟合同等村級、組級集體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核查,並進行分類登記造冊,建立管理台賬,為有效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打下了堅實基礎。按照摸底調查、復核、確認、三榜公示的程序,對農村全員人口身份信息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對符合條件的農戶全部納入村社合一社員登記管理,形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冊,提交股東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后,全部轉為合作社股東,確定社員資格,頒發社員証,每年享受利益聯結分紅。以制度上牆做到工作職責要點清。瓮安縣按照推行村社合一的目標任務,堅持黨組織領導、集體主導的原則,全面理清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財務資金使用方式、收益分配形式以及黨組織建設形式,並形成規章制度上牆,營造了良好的經營管理氛圍,讓村社合一的合作社得到高效有序發展。
“四強化”,強化部門聯動、強化企業推動、強化宣傳發動、強化示范帶動。建立統一、協調、高效的工作體系,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整合縣委改革辦、農業、財政、林業、國土、水務等多部門力量,形成部門聯動機制,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清資核產、身份確認、產權界定、折股量化等重要環節進行指導和監管。抽調精干力量對集體建設用地、林地資源、山塘水庫以及水利設施等進行核實、丈量、登記,並整合村級集體資產、扶貧專項資金、各類社會幫扶資金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縣級農投公司實體化帶動作用,採取土地租賃、入股龍頭企業、勞務輸出等方式,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縣級農投公司+合作社+農戶”兩種經營模式,加快推進村級合作社發展壯大。圍繞主導產業,讓縣農投公司與民營資本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村級產業,積累村級資本。同時強化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改革氛圍。通過線上線下培訓會、村支書集中培訓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鄉鎮(街道)、村(社區)以及駐村干部認真學習領會《黔南州推行“村社合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指導意見》和有關文件精神,掌握“村社合一”工作重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點),分村劃組按網格召開群眾會議,給群眾講政策、算對比賬,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消除群眾顧慮,組織、發動、引導群眾參與產業革命。(瓮安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