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5月14日,瓮安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桂林深入到天文鎮和銀盞鎮調研現代農業產業,瓮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肖福勇參加調研。
當天,黃桂林一行深入到天文鎮烏江村烤煙種植基地、辣椒種植基地、年出欄3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以及銀盞鎮年出欄4500頭生豬養殖基地實地調研。
在天文鎮烏江村烤煙種植基地及辣椒種植基地,黃桂林仔細查看了烤煙及辣椒長勢情況,詳細了解烤煙和辣椒的產量、產值、收益、帶動群眾增收等情況。黃桂林指出,發展烤煙和辣椒等傳統特色經濟作物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重要抓手,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搶抓烤煙、辣椒生長最佳時段,以更加科學的管護標准加強田間管理,努力做到保質量、穩增量、提產量,切實做大做強做優瓮安傳統特色農業產業,確保群眾收入增加。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技術指導,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嚴防干旱及水澇等自然災害造成嚴重損失。要主動作為,深入群眾,加強農業產業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建立貧困群眾利益聯結機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組織廣大農業產業種植戶暢通信息,互通有無,全面拓寬農業產業銷售渠道。
在生豬養殖基地,黃桂林一行深入到圈舍、消毒區、養殖區等地進行實地查看。詳細了解生豬養殖場生態環保養殖工藝、生豬出欄量及收益、帶動周邊群眾增收等情況。調研中,黃桂林了解到瓮安集航農業生態養豬項目方與縣煙草局合作,採用發酵床養豬法,它是一種無污染、零排放、環保型高效畜牧業養殖實用技術,是當前依靠科技、促進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技術。同時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示范戶,以基地帶動農戶實現增收。銀盞鎮生豬養殖場採用綜合利用生態降解床作為建設牲畜圈舍,以生態循環鏈模式進行喂養,整個養殖過程無污染、零排放、無臭味,且養殖出來的生豬零農殘、零藥殘、幾乎無重金屬殘留,達到歐盟標准。
當他了解到兩家生豬養殖企業都是採用先進的養殖工藝,同時能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時,他要求,當地黨委政府要加大服務力度,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支持企業發展壯大。要與貧困群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揮企業輻射優勢,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瓮安縣融媒體中心 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