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脫貧攻堅·各地這樣干”系列報道:

貴州大方:千畝荒山變果園 拓寬群眾致富路

王欽 王秀芳 孫遠桃

2020年04月28日08:11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編者按: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同意大方等24個縣(區、市)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大方從此撕掉貧困縣的標簽。一年來,在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中,大方縣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鞏固脫貧成果進行有效探索,重點在菜、畜、果、藥、菌五大重點產業上“謀篇布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決戰決勝之年,大方縣人民群眾更是收獲滿滿,在國家蒸蒸日上的發展進程中,展現出一幅幅幸福生活圖景。

左手扶著樹枝,右手食指和拇指輕輕一捻,摘下一串串鮮紅飽滿的櫻桃,放進挂在胸前的籃筐裡,不一會兒,採摘者就可以採到滿滿的一筐櫻桃,葛永剛以每斤2元的採摘價收購,每天能給貧困戶帶來一兩百元的收入。

果農為銷往外地的櫻桃打包。涂敏 攝

走進大方縣支嘎阿魯湖櫻桃採摘觀光園,晶瑩剔透的櫻桃挂滿枝頭,果園裡一片忙碌。“在櫻桃園務工,不僅活輕鬆,而且離家近,還沒有時間限制,多採多得。”黃泥塘鎮西河村村民胡英說,摘一斤是2元錢,她一天最少能摘60斤,這片櫻桃園已經成為附近村民就近務工的理想場所。

誰也想不到,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坡。2013年,貴州省健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葛永剛與朋友來支嘎阿魯湖游玩時,湖畔的這座荒山吸引了他的目光。“要是能將這光禿禿的荒山種上樹,有山有水,那該有多美!”

栽種在荒山上的櫻桃。涂敏 攝

然而,當他同村民了解當地情況時,村民甚至還覺得他的想法“太天真”,“我們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這片荒山就沒有長過一棵‘像樣’的樹,投錢去做這事可不行呢!”

葛永剛遲疑了一段時間,請專家來實地勘察,“土壤稀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適宜種植根系不發達的植物。”2014年,經過反復思考,葛永剛拿出120余萬元,流轉了這片荒山,准備種植櫻桃。

可是,山上裸石太多,要想栽下櫻桃苗,並不容易。怎麼辦?憑借一直做工程的人脈,葛永剛請來8台挖掘機,搗碎荒山上的石頭,把碎石子掏出來,再從其他地方運土填坑。“那時山上沒有路,挖機缺油、回填缺土時,隻能請村民肩挑背扛,每人每天100元,很多人都不願意。”葛永剛至今仍清晰記得挨家挨戶找人背油運土的場景。

航拍大方縣支嘎阿魯湖櫻桃採摘觀光園。涂敏 攝

經過兩年多的辛勤付出,昔日山高坡陡、貧瘠荒蕪的石頭地不見了,6萬多株瑪瑙紅櫻桃苗開始生長,葛永剛高薪聘請技術員進行指導。2018年,1100多畝的櫻桃園首次挂果。而村民也通過在櫻桃基地務工,增加收入。每年,葛永剛為務工村民發放的工資超過70萬元,6年來已支付480萬元勞務工資。

農戶在櫻桃基地實現就近就業。涂敏 攝

“現在通到櫻桃園區的路面還未硬化,等這些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后,相信這裡的發展會更有潛力。”葛永剛信心滿滿,除管護好櫻桃基地外,他還打算依托支嘎阿魯湖美麗的自然風光,打造以果帶旅的田園綜合體,實現山地、林地、耕地等農業經濟與觀光、避暑、養生等現代旅游業的融合。

農戶在櫻桃園採摘櫻桃。涂敏 攝

葛永剛用6年的堅持,誓讓荒山變了綠,這讓當地村民看到更多增收致富的希望。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葛永剛的電話時不時地響起來,大多都是周邊村民打來的務工咨詢電話。

鮮紅飽滿的櫻桃。涂敏 攝

“喂,葛總,櫻桃園有活路干嗎,我想來。”黃泥塘鎮興林村村民曾凡維問道。

“有啊,摘櫻桃正缺人手。”葛永剛回復。

“太好了,我馬上來。”不一會兒,曾凡維騎上摩托車,直奔櫻桃園。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