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鬆勁 步履鏗鏘奔小康

——鬆桃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20年03月12日16:0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積極探索方法路徑,有效破解攻堅難題

鬆桃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關鍵重點,積極創新實踐,探索出村民理事會“微自治”制度、群眾工作“四結合”方法、搬遷群眾就業“五服務”機制等經驗,有效破解工作中的難題,實現精彩出列。

圖為普覺萬畝生態茶園綠意盎然。胡偉 攝

探索村民理事會“微自治”制度。為解決群眾組織難、參與度低等難題,鬆桃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寨為單位,推選5名左右辦事公道、群眾公認的村民組成理事會,代表本村民組對組內事務進行民主議事、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理事會負責組織村民對透風漏雨房屋補短板和房前屋后硬化實施對象、范圍、數量、標准等事宜進行評議和公示,統一提出實施方案,協助開展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竣工驗收、資金兌付,做到了項目實施公開透明,群眾滿意。村民理事會著力於群眾全程參與,還負責組織對組內民政低保、環境衛生、矛盾糾紛等進行評議和調解,充分實現了還權於民,有效解決了干部干、群眾看和扶貧工程大包大攬問題,形成了群眾事群眾管、村民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極大地促進了文明鄉風建設、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有效營造了人人參與脫貧攻堅、積極支持村組建設的濃厚氛圍。目前,全縣共組建村民理事會3058個,實現村民組全覆蓋。

創新群眾工作“四結合”方法。為解決群眾政策知曉率低的問題,鬆桃始終堅持把扶貧與扶智、扶志同步推進,通過“四結合”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下注重定期不定期召開群眾會與群眾進行面對面宣傳政策、溝通交流,線上注重發揮在外春暉人士作用,建立外出務工群眾參與的微信群,強化正面引導,大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和干部幫扶感人事跡,有效解決了外出務工人員政策不知曉、干部不認識、工作看不見的問題。局內與局外相結合,局內注重用好駐村干部、幫扶干部、村支兩委這幫“主力軍”做好群眾工作,局外注重通過引導組內在外春暉人士(如在易地扶貧搬遷動員方面已搬遷群眾)這幫“后備軍”,採取現身說法的方式,用自己的實際體會與群眾溝通交流,轉變群眾思想,有效打消群眾顧慮。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個體注重干部與群眾進行一對一政策宣傳,攻克難中之難、艱中之艱,群體注重通過召開群眾會、政策競猜、連心飯等集體活動,廣泛宣傳政策,同時對違反村規民約的村民進行集體會上批評,有效解決了個體工作覆蓋面窄、效率不高的問題,同時也增強了群眾的思想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被動與主動相結合,以“五個一”活動為載體,在干部主動深入一線宣傳政策、引導鄉風建設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政策激勵和競猜、現身說法等形式,讓群眾從被動接受宣傳轉變到主動學習政策、主動參與脫貧攻堅,有效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內生動力。

建立搬遷群眾就業“五服務”機制。為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難的問題,鬆桃積極探索了意向收集、崗位推薦、技能培訓、崗位開發、政策扶持等就業“五服務”機制,有效促進了搬遷群眾的就業創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建立意向收集機制,設立就業服務中心或窗口33個,負責提供就業資訊服務和收集群眾就業意向,分門別類建立搬遷群眾就業需求台賬,做到群眾意向底數清、情況明。建立崗位推薦機制,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主動收集省內外就業崗位信息9000余個,及時發布招聘崗位咨詢,同時根據崗位技能要求和群眾就業意向,採取分類登門推薦的方式,有效落實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建立技能培訓機制,圍繞企業用工需求、扶貧產業發展和群眾就業意願,開展家政服務、苗族刺繡、縫紉工、電工等技能培訓3032人次,有效提高了群眾的就業能力。建立崗位開發機制,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引進大川紡織廠、御元堂中藥飲片廠、好又多大型超市等企業入駐吸納就業,在育才社區建設25萬棒香菇基地解決就業120人,在安置點建設扶貧車間4個解決就業57人,大力開發城市協管、保潔、保安等公益性崗位189個,有效拓展了就業渠道,促進了搬遷群眾就業。建立創業扶持機制,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出台安置點一樓門面租金減免優惠政策,著力破解了搬遷群眾創業資金難題,打造了安置點“樓下脫貧車間”和自主創業平台,引導搬遷群眾自主創業164人。(胡偉 余伶)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