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陽2月12日電 春意怏然,正是農忙時。2月12日,大方縣星宿鄉鬆樹社區黑木耳種植基地進入採收期,每根菌棒上基本都長滿了黑木耳,村民們面戴口罩,分散在基地裡忙著採收成熟的黑木耳,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來,鬆樹社區依托當地獨特的氣候和豐富的水資源,引導鼓勵群眾成立公司、專業合作社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2019年貴州龍荗源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流轉土地42畝種植黑木耳20萬棒,採收后可產干黑木耳4萬余斤,產值達140余萬元,並通過“公司社+農戶”的模式覆蓋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增收。
與此同時,在離鬆樹社區的黑木耳基地不遠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檢測點,鬆樹社區黨員干部齊上陣,對來往車輛和到土地裡勞作的村民進行體溫測量。“疫情要防,地裡的活也不能擔誤,在做好防控宣傳的同時,也要抓好農業生產工作。”鬆樹社區黨支部書記曾琴說。
鬆樹社區的產業發展模式只是星宿鄉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星宿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初步形成了以方竹、茶葉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帶,以玫瑰花、蕎麥為主的花卉產業帶,以白菜、蓮花白、辣椒、馬鈴薯為主的蔬菜產業帶,以刺梨、魔芋及木耳、香菌、冬蓀、天麻等為主的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的“四大產業帶”。
據了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星宿鄉黨委政府以有力措施堅持抓好防控工作不動搖,在引導農戶做好科學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組織開展春耕備耕生產工作。為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引導各村(居)根據自身實際發展特色產業種植,通過做深做細群眾思想工作,扎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疫情防控關鍵期做好防控工作和春耕生產兩不誤,兩推進,打好疫情防控和產業發展組合拳。(李宇 付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