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双收”产业旺

2021年06月09日14:1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走进喇叭镇红岩村的葡萄基地,平均2米多高的葡萄架上,翡翠珠子般的葡萄分外惹眼,而葡萄架下面,白菜和辣椒也长势喜人。眼下正是白菜上市的时节,几个村民正在基地上忙着采收白菜。

“我们村的高山葡萄产业项目有200亩,其中有50亩已经挂果,我们还在这里面套种了50亩蔬菜和辣椒。”红岩村扶贫专干罗列芳介绍,套种的50亩蔬菜采取订单销售的方式,预计今年基地能收入30万元左右。

红岩村按照400元每亩的标准流转村民土地,农忙时,按照10元每小时的标准返聘村民务工,这样一来,村民既能收获流转费又能收获务工费。

“基地建在这里,方便了我们这些不能出去务工的人,一天上8小时的班有80块钱,一个月下来还是有数算的。”村民沈维维说,平时有空的时候她就到基地上务工,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还可以为在外务工的丈夫分担经济压力。

除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外,基地实行的“1:2:7”收益分配方式,也能让群众从中获利。“基地有收益后,10%将用于合作社的自身运营发展,2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公益事宜和补充村级经费,70%用于全村建档立卡户的人均分配。”罗列芳说。

紧挨葡萄基地的是一块30余亩的由闲置土地改造而成的稻田,是红岩村的又一产业项目。这几天,红岩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正在稻田里忙着插秧,红岩村驻村第一书记余永坤是插秧队伍中最积极的一个。“大约到7月份,这片稻田就可以放下10000余尾鱼苗,今年的总收入预计能达到4万元左右。”余永坤边插秧边向记者介绍。

通过采取“长效经济+短平快经济”套种和“稻+鱼”的模式,红岩村抓住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在葡萄基地套种蔬菜作物,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稻田养鱼项目,最大化发挥了土地价值,带动了村民增收,促进了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村将延续高标准的套种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生态种养殖有机‘稻+鱼’项目,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红岩村党总支书记张明贵如是说。(冯悝、郑斌)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