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谢伟:为“黔货出山”谱一曲红绿交响的军营赞歌

2021年05月26日22:4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谢伟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谢伟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每次见到谢伟,都是在旅途中。要么去贵州某县考察农产品,要么去省外军营对接产品和市场。

他很忙——“这三年,太忙了,常常是‘一日跨三省、一周行万里’,一直在路上……”

2018年4月,贵州正式启动“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行动,由谢伟带领的团队作为该项行动的平台企业,在省“黔货出山”进军营工作专班指导下,全身心投入到消费扶贫行动中。

3年多来,318个贵州绿色农产品专区专柜在部队军营超市相继开设,50个旅级以上单位食堂采购贵州绿色食材,正是在谢伟团队的努力下,一条稳定的军地产销对接机制逐渐建立。

成绩的背后,是披星戴月的奔波,是马不停蹄的拼搏。

“我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来,‘黔货出山’进军营这场消费扶贫行动刚刚打开局面,只有坚持,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只有坚持,才能让山区百姓的绿色农产品真正走出大山、走向军营,最终走向市场。”

正是由于在助推黔货出山方面的出色成绩,今年4月,谢伟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日前,笔者走进谢伟位于贵阳的办公室,倾听这位长在红城遵义、心在绿色军营的贵州企业家,用心血为黔货出山谱写的一曲军营赞歌。

“我,拓荒牛”——18年风与雪,为黔货出山费心尽力

谢伟至今还记得,2004年,当他旗下的第一家苗乡楼在北京开业时,作为首个进入北京市场的黔菜企业,被媒体报道为“剑指偏锋,进入京城”。

一个“偏”字,足以说明北京市场对贵州食材的陌生。

从那时起,谢伟就走上了贵州绿色农产品的推广之路,成为助力“黔货出山”开辟市场的“拓荒牛”。

谢伟,出生于贵州遵义,上世纪90年代从贵州到北京工作,经过数十年打拼,成为一名专业投资人。

“那时候,在北京想吃到一口地道的贵州味,太难了。”谢伟说,那年头没有快递和网购,眼看冰箱里的腊肉、折耳根存量越来越少,只能提醒自己省着吃。

正是出于对家乡农产品的热爱,谢伟创办了苗乡楼,通过美食的力量,推广贵州绿色食材。

2016年,在贵州省工商联指导下,谢伟与其他黔菜企业共同成立北京黔菜协会并任会长。

在协会聚力下,华北地区的800多家黔菜企业、3000多个餐饮店构建起一个大市场,让餐桌成为黔货走进华北市场的第一块跳板。

彼时,贵州省委省政府也正着力推动黔货进京。2017年,在贵州省商务厅指导下,谢伟带领企业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起占地2000平方米的贵州绿色农产品北京运营中心。

新发地,被称为中国农产品风向标,在这里,谢伟及其团队用近两年时间完善了运营中心农产品的收储中转、城市配送、批发销售、产品展示、二次分拣、冷藏冷冻等功能,还联合新发地180多家食用菌大型批发商及上百家特菜批发商,组建起贵州食用菌销售委员会、贵州特菜销售委员会,打通了京津冀地区“黔货出山”的渠道。

从2004年到2017年,黔货在华北的市场影响力,从一片空白到占有了一席之地,绿色、安全、原生态……“贵在品质”的黔货逐渐被更多北方老百姓所接受。

而谢伟凭借一位投资人精准的市场判断,对黔货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有了更强的信心,推广贵州绿色农产品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高位推动,启动“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行动,收储中转、配送销售、冷藏冷冻等功能齐备的贵州绿色农产品北京运营中心,成为黔货出山进军营走进首都军营的“桥头堡”。

谢伟推广贵州绿色农产品之路,也实现从餐饮市场、华北市场到军营超市、军队食堂大市场的转变。

“你,代言人”——踏遍贵州88个县区,把上百种优质农货卖出深山

“谢总,你就是贵州山区老百姓的代言人啊!”

参与“黔货出山”进军营消费扶贫行动以来,谢伟不止一次在部队军营听官兵这样说。

每当此时,他都会郑重地点头说道:“把家乡的好产品卖到军营,让老百姓能够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目标。”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谢伟为什么要选择助力“黔货出山”这条艰辛之路?

原因,就藏在一个笑容之中。

2016年12月,谢伟偶然得知贵州剑河县有大量群众养殖的小香鸡滞销。作为时任北京黔菜协会会长,谢伟立即带着员工赶赴剑河。

“在剑河一个养殖户家里,我看到他家的米缸里只有一点点米了,而在养殖基地,满山的小香鸡因为没有粮食喂养,饿倒一片……”

谢伟回忆说,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他们走访的3、4个养殖大户都出现滞销。他立即与中信国安合作,通过协会黔菜餐饮企业的多方资源,将数万羽滞销的剑河小香鸡送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解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

“当我们敲定订单,去购买小香鸡时,本来一筹莫展的村民咧开嘴对我露出了微笑,那是一种感激又腼腆,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谢伟感概地说,正是那位年轻山区汉子的微笑,让他看到了扶贫事业的伟大。

从那时起,谢伟更加坚定通过消费扶贫的形式参与贵州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因为他知道,只有黔货卖得好、产业才能发展、家乡父老才能脱贫。

而2018年以来,为了把贵州优质绿色农产品输送到军营,他和团队成员,走遍了贵州88个县区,精选出贵州刺梨、薏仁米、茶叶、天麻、辣椒等上百种优质绿色农产品。

2018年12月,谢伟及团队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服务局向其来信感谢。

信中这样说道:“一年来,贵州绿色农产品北京运营中心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指导下,推动‘黔货出山’进军营,供应品种丰富、管理先进、信誉度高……谨此,向中心的全体员工致以诚挚谢意和崇高敬意……”

“说实话,这条路并不好走,经常遇到各种难题,但是这样的感谢信,给了我们力量和决心。”谢伟说。

“他,搭桥者”——从田间地头到军营灶头,建一条黔货出山进军营的高速通道

周一、周二福建,对接东部陆军;

周三、周四前往兰州,与西部战区对接;

周五前往成都,与西部战区某部队商议军营超市专区开设……

翻开谢伟前一周的行程记录本,持续的出差与飞行,记录着他日夜兼程的状态?

“从2018年9月,北京市及各区双拥办采购贵州绿色农产品慰问部队,到2018年11月首个‘黔货’超市专区在武警总部机关副食品超市正式落户……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318个军营超市建起了贵州绿色农产品专区专柜,50个旅级以上单位食堂采购贵州绿色食材。”面对成绩,谢伟在略感欣慰的同时,更加感受到肩上的重担。

“黔货出山”进军营,简而言之,就是把贵州革命老区产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以“拥军价”销售给军队超市、食堂这个大市场,而军队响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号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购买革命老区农产品助力“扶贫”。

从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到军队营院超市和食堂灶头,中间环节如何打通至关重要。

对接订单、选定商品、包装运输……繁杂琐碎的每一个细节,正是构筑起从田间到军营高速桥梁的一块块地砖。

“谢伟啊,他就是一个搭桥的人!”省“黔货出山”进军营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这样评价他。

搭桥开路,必须时刻做好准备。

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谢伟带领团队详细了解产业布局和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情况,分析产销对接中的痛点和堵点,寻找产销对接方案,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在军营超市,谢伟带着公司员工们加班加点建设贵州绿色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从图纸设计到产品展陈,再到每个部队宣传推介贵州产品,每个环节,都留下他奔忙的身影。

“这三年,我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3个月……”谢伟略带歉疚地说,为了搭好这座桥,他付出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更付出了实实在在的资金——目前为止,他的公司已投入近2亿元。

但是谢伟从未想过退缩,因为他不仅想把贵州的好产品卖出去,更想通过“黔货出山”进军营,把优质企业引进来,带动贵州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在今年3月举行的贵州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活动中,谢伟创办的贵州省本色农业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物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贵州特色农产品,持续拓展“黔货出山”进军营市场增量和社会辐射效应。?

两家企业因“黔货出山”进军营而结缘合作,却将在军队以外、更大的社会市场开展合作,这就是“黔货出山”进军营的溢出效应。

“贵州农业需要更加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加以培育,贵州农业企业的带头人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和市场思维,只有企业活起来,才能带着老百姓致富。”

谢伟说,只有他一个企业,远远不够。他愿意搭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优秀的企业进入贵州,影响贵州本土的企业家,带动更多老百姓获得更多收入。

看着窗外的蓝天,谢伟又将踏上旅途。

“我太拼了!”谢伟戏谑道,但随后又恢复了坚定。他坚信,黔货出山、风行天下就在不远的将来,拥有好品质的贵州绿色农产品,一定能在国内乃至国外市场,绽放夺目光彩!(图/文 李中迪)

(责编:潘佳倩(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