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红色资源富集 红色旅游富民

2021年05月04日10:43  来源:贵州日报
 

红军长征在遵义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4月20日至23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行进式调研采访团走进播州区枫香镇、仁怀市茅台镇和习水县土城镇等地,就遵义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经验成绩等进行采访。

“土城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一渡渡口的主战场。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在此打响了惨烈的青杠坡战斗,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留下了为数众多的遗址遗迹和珍贵文物……”在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向记者生动讲述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故事。

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土城大埂上毛泽东指挥战斗处、土城会议会址等红色遗址遗迹,承载了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2012年,习水县成立土城红色旅游文化创新区,统筹整合土城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自2016年以来,土城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5亿元以上,红色旅游已成为习水县的强县富民产业。

走进仁怀市茅台镇,随处可见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特别是红军桥、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四渡赤水纪念园等红色景区景点,深受游客青睐。

“四渡赤水中的第三渡就发生在这里,茅台这一渡可以说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转危为安的关键。”在奔流不息的赤水河岸边,被誉为仁怀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活字典”的穆升凡告诉记者,红军长征368天,在仁怀就达68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依托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茅台镇成为热门的红色旅游“打卡地”。每年接待旅游团体和红色研学活动团队3000多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解3000余次,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红军在遵义转战3个月,不仅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更是留下了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战斗遗址、青杠坡战斗遗址等诸多珍贵的历史痕迹。目前,遵义共拥有不同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8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299个、红色旅游景区16个。

“十三五”以来,遵义市始终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文旅融合,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建成了一批配套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推出了一批内涵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文化旅游融合加快推进,“红色圣地·醉美遵义”旅游品牌声名远播,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苟坝村是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的一个小山村。1935年3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召开“苟坝会议”,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使红军免遭一次重大挫折,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遵义会议的重要延续。

2013年,遵义市规划建设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陈三喜抢抓机遇回村创业,做起了民宿生意。如今年收入20万元,日子越过越滋润。

苟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敏先介绍,村里像陈三喜家这样的民宿共有13家,每年政府会组织民宿经营者进行统一培训,传授相关管理知识等。“接下来,我们还将在红色旅游深度体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地带动群众就业创业,增加收入。”

依靠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苟坝村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2019年,该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00元。

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旅游产品和业态,释放红色旅游红利。进入“十四五”,遵义市将坚持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持续打造更有魅力的旅游产品,持续提供更加贴心的旅游服务,持续营造更为优质的旅游发展环境,努力建设以红色传承为引领的全域旅游示范城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通

(责编:唐杰(实习)、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