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好、快致富”的工作目标,按照省、市、县相关要求,玉秀街道结合实际,积极部署,统筹推进,全力以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
党工委联面抓统筹。把易地扶贫搬迁当做“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将后续扶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深入研究、科学制定扶持方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建立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及社会融入帮扶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及激励机制,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网格化管理及后续扶持保驾护航。
班子联线抓衔接。党工委班子成员亲自挂帅,督促指导网格管理工作。横向搭建迁出地、迁入地沟通线,联合抓好盘活“三地”、衔接“三保”等相关工作;纵向建立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抓细抓实各项政策落实,有序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用心用情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美丽社区环境,提升社区“五个体系”建设。
站股联点抓扶持。街道各站股负责人为后续扶持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主动对接上级业务部门,学懂弄通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扶持政策,结合社区实际,核准各网格专班反馈情况,形成帮扶台账清单,并建立部门联动防返贫预警监测帮扶机制,以户为单位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政策,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各类政策精准惠及到户、服务到人。
社区联心抓管理。社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讲堂等平台,持续开展感恩教育、市民教育和法治教育,与搬迁群众交心换心、心心相连,抓好社区管理水平提升,为搬迁群众提供与城镇居民一体化、无差异的公共服务,全面提高搬迁群众自力更生、融入发展的能力,帮助加快适应城镇生活。
干部联户抓落实。将每月20日定为“易地扶贫搬迁走访日”,各联系干部以身作则,抓好每月一次的排查走访工作,建立走访台账,按期报送相关数据。做好政策宣讲,了解搬迁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能解决的,要形成书面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作相关股室抓好就业、产业等项目实施工作,时刻关注因灾、因病、因残等不可抗拒因素致使搬迁群众走向返贫边缘的预警监测信号,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搬迁群众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杨纳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