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实验小学的节水、护水教育课堂。人民网 涂敏摄
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瓶盖上插一根吸管,将塑料瓶底整齐割掉,按顺序放入滤纸、石英砂、活性炭、瓷沙,简易净水器做好后,再将浑浊的污水倒入,从吸管流下来的变成了清澈透明的干净水……
这是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七班的科学实验课堂现场。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期间,贵州省水利厅组织节水宣教进校园,现场举行的博士专家讲座、亲身体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大呼:“神奇”“有用”!
今年联合国确定“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贵阳市实验小学科学组老师周婧表示,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节点将节水、护水宣传教育送进校园,既丰富学校绿色环保课堂的教育形式,又引导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科学资源观和社会责任感。“是一堂生动的环保教育课。”
贵州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曾面临“有水难留”困境。贵州省水利厅工作人员介绍,对此,贵州将节水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抓手,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除进行日常宣传外,近年来持续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贵州生态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宣传活动,旨在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