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绿色之路

2021年02月09日14:1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北的黔西县,处乌江中游鸭池河北岸。在黔西新仁乡化屋村,路边的油菜花已悄然开放。站在化屋村乌江百里画廊观景台往下看,雾锁长空,却挡不住山势的雄奇、悬崖如削,乌江水面则波平如镜,水碧如玉。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化屋村,探访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的“绿色之路”。

守住每一寸绿

在化屋村箐口集中安置点,一排排极具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分外夺目,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将每家每户连在一起。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因群山阻隔、险流环绕,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3.6%。“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苞谷,哄饱肚皮不赚钱”。当地流传的一段话,道尽了化屋村曾经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凄苦。

过去,化屋村生态条件恶劣,石漠化严重,放眼望去光秃秃一片。而今,站在山顶远眺,满山的树植整齐划一,成片的树木长势正旺,曾经的荒山已林木葱茏。

从村民赵玉学家二楼的阳台往外看,绿水青山尽收眼底。赵玉学感慨:“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经变成大树,荒坡坡变绿了,大河也没有了泥巴味,每天都觉得神清气爽!”

在化屋村下游的素朴镇古胜村,同样流传着与化屋村相似的顺口溜:“平井无井水,石头当脚梁。吃着屋檐水,穿着破衣裳。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一年苦到头,没得半年粮。”这里曾经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打光棍的人特别多,是出了名的“和尚坡”。

从2006年起,通过修复石山、退耕还林,因地制宜种果树,发展生态型高效循环种养农业,古胜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截至目前,古胜村已拥有7000亩柏树和2000亩松树,种植樱桃、枇杷、桃李等经果林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不到10%增加到现在的89.68%,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两三百元到如今的突破万元大关,古胜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

护住每一段河

沙坝河是乌江左岸一级支流野纪河的上段,流经永燊乡境内的沙坝河村。多年前,永燊乡沙坝河村一度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条件落后、种植结构单一。

2003年,黔西县引进水电项目,在沙坝河村修建大坝蓄水,成为今天的沙坝河水库。水库蓄水之初,当地的群众未真正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含义,争相毁林开荒、围网养鱼,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加之群众大量向库区投放和倾倒各类杂物,导致库区污水横流。沙坝河成了“臭水河”,库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居条件不容乐观。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沙坝河村“两委”班子带领沙坝河村群众,对沙坝河村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自2004年以来,沙坝河村“两委”发动群众退耕还林2000多亩,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核桃、石榴、李子等经果林近2000亩,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为贯彻落实和推进“河长制”工作,沙坝河村“两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引导群众,从2017年开始对沙坝河库区的网箱进行清除,并加强对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沙坝河库区恢复了往昔的山青水秀。

“之前坐在家里都能闻到鱼腥味和烂臭味,这个河里的水连牲畜都不喝,水面上铺满了网箱和杂物,划船出行一点也不安全。”居住在岸边的村民王成西深感慨道:“现在经过清理整治后,环境卫生好多了,人也精神了很多。”

为保护好乌江源,黔西县敲响了向水环境宣战、保护母亲河的战鼓。在基层落实县镇村三级“河长制”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机制推行村级河长义务助理管理制度;

2019年,黔西县水务局以重新组建水务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抓手,以解决河湖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按照“河(湖)长制+水政执法”的监管方式,切实解决好河湖突出问题,管好护好一湾清水;

2020年以来,黔西县创新探索“河长令+”工作机制,全面抓好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以生态文明为笔,绘山清水秀画卷。黔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守着一寸一寸的绿、护住一段一段河,才让如今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水清景美。(记者:张杨)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