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距离邵家桥集镇1公里,辖9个村民组,总308户1320人。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聚民、文明浸润育民、产业发展富民、环境优化兴民、保障提升惠民”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实施“民心党建 + ‘三社’ 融合促 ‘三变’ + 春晖社 ”农村综合改革模式,不断打造新时代文明新村,实现了弱村变强、穷村变富、脏村变靓、乱村变和谐、落后变文明的华丽嬗变。
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渔溪沟村供图
党建引领聚民
从2014年起,渔溪沟村以“民心党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培训会、院坝会、田坎会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干部群众思想不断进步,党心民心不断凝聚,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不断增强,探索了“党建带群团”工作新模式,村级群团组织机构日益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实绩不断凸显。
文明浸润育民
为了彻底改变村级治理、群众精神面貌落后状况,该村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完善《村规民约》,实施“文明积分制”管理,把文明建设、产业发展等内容纳入村民绩效考核中:每户考核总分为100分,年底以村民绩效考核得分情况为村民代缴合作医疗、养老保险;60分为基本合格,代缴50%,每上升10分提高10%,60分以下由村民全额自付。拓展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春晖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体,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开设留守儿童假期爱心辅导班,老年志愿服务队每年重阳节集中为60岁以上老人过好“老人节”,组织趣味活动和老人比赛项目引领“老人乐”,针对60岁以上过世的老人,以一段青纱、一包火纸、一封鞭炮集中开展缅怀活动确保“老人安”,引领后人尊老敬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根据《村规民约》,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涉及村级重大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事项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涉及村级发展事项。通过红白理事会,规范喜事和丧事的规模及程序,坚决反对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行为。每年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腊月二十八组织全体村民吃年夜饭,会上集中表彰一批“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移风易俗示范户、书香家庭”,同时,对每季度评比出来的“积德榜”先进人物进行表彰,让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落细落实。
农民运动会上的文艺活动表演。渔溪沟村供图
产业发展富民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采取乡村共治、发展共谋、产业共管、利益共享,成立村合作经济联社,创办了建筑建材有限公司、建群劳务有限公司、集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葡萄、山红柚等精品水果,新建年出栏生猪500头养猪场1个,整合有限资源,把“闲散资金”聚成“致富底金”、把“无用之地”变成“绿色银行”、把“弱势劳力”变成“致富能手”,实现了土地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9年村集体经济资产达4315万元,实现年利润387万元,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500元增加到12500元,实现了从“贫困村”、“空壳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
环境优化兴民
渔溪沟村位于思南县东部邵家桥镇北部,依托县城新区发展及紧邻集镇的区位优势,该村全力实施集中建房点项目,吸引了跨区域的地质灾害搬迁、生态移民、水库移民39户和“雁归人员”50余户到渔溪沟安家落户、集聚了人气。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深入推进组组通及入户便道硬化7公里、危房改造150户,实现了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全覆盖,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每月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整村旧貌换新颜,为老百姓创业兴家营造了优美宜居环境。
渔溪沟村新貌。渔溪沟村供图
保障提升惠民
村里有了集体经济后,除了发展壮大村办企业、产业外,更多发展红利用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村集体经济聘用刑释解教人员8人,用真心真情换回释解教人员浪子回头。每年定期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上学困难户,2014至2019年来共计发放慰问金11万余元;代缴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共计130多万元;组建全县首个村级阳光幸福家园和残疾人保障中心,对12名智障、残疾人、留守老人进行统一安置,实行集中化管理和服务保障,让弱势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村平均水平,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通过倾情感化、保障弱势,村里风气慢慢变好了。
如今,渔溪沟村“溪清鱼肥”,是名副其实的靓丽小康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已徐徐展开。(王永美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