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唱响产业扶贫之歌

2020年12月08日15:1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2019年,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坝区蔬菜基地升级改造,采取轮作、套作和间作等种植方式,实现了一年三季的蔬菜种植目标,实现亩产16260元。

这一成绩背后,是汇川奋发当先谱写产业扶贫乐章的生动写照。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

近年来,汇川区以14个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抓手,围绕“234”产业规划布局,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在松林镇上庄坝区首创“坝长制”管理机制,并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唱响了汇川农业发展的好声音。

同时,在“一个坝区、一名领导、一套方案”工作机制推行中,“资源整合一盘棋、产权改革一块地、生产组织一套标、产销对接一条龙、利益联结一股绳、共建共管一条心”“六个一”举措,让14个坝区成为“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其产业发展带来的“租金”“薪金”“股金”“现金”,让农民多轮“赚钱”、多方致富。

松林镇上庄坝保供蔬菜基地常年以种植毛冬瓜、大葱、莲花白、茄子、白萝卜、豇豆、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品种为主,基地每年可向遵义市中心城区供给蔬菜2200吨,在有效保障城区“菜篮子”蔬菜供应的同时,也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提供了保障。

“以前自己种地,一年赚不了几个钱,只够开支,生活都很困难。现在土地流转了,在基地种种菜、打打杂,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曾是松林居贫困户的杨朝问表示对未来的生活有了盼头。

此外,“五五五”——这个被省委高度肯定并全省推广的产销对接模式,让农业产业成为汇川群众的致富依托。

从贫困户的“菜园子”到老百姓的“菜盘子”,汇川积极探索“五五五”工作思路,围绕“农民多赚一点、市民少出一点、企业积累一点”目标,健全区级统筹平台、产销对接平台、物流冷链运输平台、安全监测中心、数据分析中心“五大体系”,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智慧化“五化标准”,实施农校、农医、农批、农超、农企“五项对接”,打通“运营端”“生产端”“销售端”,让农民的菜园子直通学校、超市、企事业“菜盘子”,也联通粤港澳大湾区、上海等大市场。

目前,作为汇川区“销售端”的重要平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已与225家学校、超市、企事业单位等建立直供配送关系,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以上。

借助这一平台,今年7月,汇川区首批5辆冷链物流车载着50吨茄子从泗渡镇观坝坝区分拣中心出发驶向上海,为“黔菜出山”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首批茄子入沪后,每天都有100吨茄子从观坝坝区直销上海。

团泽镇是汇川区农业产业强镇,该镇立足坝区产业发展实际,采取“龙头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方式,着力发展优质蔬菜等市场前景好、群众收益高的特色高效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同时,按照“一田多用、一季多收”模式,做好每一轮茬口对接,分季节种植香葱、大葱、白菜、辣椒等农作物,实现一田多用、一田多收,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和助农增收。

“今年秋冬季节,全镇五个坝区种植白菜、儿菜和花菜等茬口蔬菜共2000余亩,目前部分蔬菜已经上市,预计产量达5000余吨,产值达1480余万元,6个村(居)村集体经济积累300余万元,带动4449户农户户均增收2250元。”团泽镇党委书记黄涛说。

科学的产业布局,不断完善的产业发展机制,一曲曲丰收的汇川田野产业扶贫之歌雄劲豪迈,推动着汇川农业产业发展逐步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正为群众增收致富、开启幸福生活提供着强劲动力……(周克英)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