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这些天气温骤降,早晨七点半,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还笼罩在一片雾气之中,牛肉餐馆老板王光会早早拉开卷帘门开始营业,今早她要熬一锅浓浓的牛肉汤。
这是王光会搬到阿妹戚托的第二年,也是牛肉餐馆开起来的第二年。“搬到城里来,必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站稳脚跟。”在搬到新家的第二个月,王光会赴盘州学习牛肉烹饪技术。如今,创业成功的王光会一家,靠着这个不大的餐馆开启了新的生活,而顺着餐馆点望去,便利店、服装店、饰品店……各品类的店面让阿妹戚托的商业发展越来越红火,极大地助推了小镇旅游业的发展。
从农民到居民,从农村到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是大片新城的“崛起”,为城乡经济增长增添了新引擎。
搬迁工作紧密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自2017年开始,贵州下决心以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业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和县城为主布局安置点,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市产业结构、城镇化建设统筹考虑,推动搬迁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与县域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规划紧密衔接。
“下一步,我们要提升安置区经济发展实力。依托统筹安置点和周边社区行政区划成立的新街道办事处,为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促进安置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把安置区建设成为一个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省委副秘书长、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杰表示。
易地扶贫搬迁是对人口资源要素的重组和社会系统的重构,城镇化集中安置为贵州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人力资源和发展动力,城镇发展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推动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就近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并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