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百里杜鹃管理区相关部门获悉,该管理区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将“互联网+”与“数据警务”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微信警务室+N”机制,以村(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对应搭建了72个微信警务室,为群众提供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
“微信警务室+咨询救助服务”。该微信警务室工作平台充分整合了各村工作群、议事群及家族群,由社区民警担任管理员。同时动员乡镇干部、村(社区、居委会)干部及村民小组长、警务助理、治安积极分子、寨老族长及微信使用群众(含外出务工人员)进入平台,并实名管理。群众在平台内提出的各类咨询救助可谓是“一呼百应”。截至目前,该微信警务室工作平台总人数达3.5万余人,共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服务约11.3万人次、解决各类疑难问题3212次,帮助群众快速找回走失老人及儿童14人、找回丢失耕牛11头、找回各类丢失物品20余件,辖区人民群众满意度高位攀升。
“微信警务室+政务业务服务”。为确保微信警务室群众呼声有人管、有人问、有着落,并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毕节市百里杜鹃以乡办事处)为单位,按照“4个1”标准(即:1间办公室+1名工作人员+1台电脑+1个摄像头)建立了微信警务室网上服务群众工作站,将户籍、交管、出入境、特行等相关政务服务打包上线,并制定网上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由指挥中心和派出所安排专人对微信警务室平台进行24小时巡查,为群众提供不定时在线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或身在异地”都可快捷办理相关业务。
“微信警务室+宣传防范服务”。警力有限但“微”力无穷。毕节市百里杜鹃利用微信警务室传播速度快、覆盖人群多、宣传样式新等优势,打造出了微信警务室宣传防范服务新样板。社区民警通过微信警务室可随时向群众推送防盗防骗、防两抢、防传销、防安全事故等宣传知识。同时,社区民警通过微信警务室还可实现深入“群众家中”拉家常、深入“群众聚集地”开展宣传服务、深入“村居”进行巡逻防控,使辖区内安全防范、隐患排查、特殊人群帮扶管理等工作扎实且富有成效。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微信警务室推送各类防范宣传知识6000条,收集到各类线索建议1235条,刑事案件发案数较去年同比下降31.62%、治安案件发案数较去年同比下降15.85%。(吴长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