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农贸市场则是大多数人每日的必经之所。在城区,随着商户文明经营、诚信经营理念的扎根,农贸市场也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9月8日上午10点,笔者来到湘雅园农贸市场,看到市场入口两侧,张贴着“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平买卖,不缺斤短两”等字样的宣传海报,在每个摊位门头的位置,“门前三包责任书”、营业执照、商品价目表等一一粘贴,十分显眼,在过道与过道的交汇处,还悬挂了诚信经营的公益广告等……市场内经营分类分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布局合理,各类蔬果肉食依着围挡摆放有序,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买菜卖菜一团和气。
业无信则不兴。树立诚信之风,弘扬中华民族诚信优良品德是各行各业的立足之本。湘雅园农贸市场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提升服务质量、坚持诚信经营、确保食品安全”的宗旨,在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我区文明诚信的美丽风景线。
经营户王大姐的蔬菜摊位生意红火,她说:“以前没有什么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顾客来了都是问一句答一句,所以生意很一般。自从市场管理规范了,对各个摊位经营有严格要求,除了蔬菜质量比以前好了外,每次只要有人来买菜,都会主动上前问需要什么,也从不缺斤少两,老顾客是越攒越多。”
“菜品的名称、价格等信息我们都会清楚地写到商品价目表上,价格非常合理,绝不会哄抬物价,也不会乱收取费用,大家来买菜,可以放心选购。”正在整理蔬菜的王女士说,顾客只要一抬头就可以对每家商户的价格进行查看和比较,这样一来,信息很透明,有效避免了部分商家因为“价格战”而引发的矛盾冲突。
农贸市场里经营户做到了文明诚信经营,着实让前来买菜的市民吃了“放心丸”。市民余先生高兴地说:“现在来农贸市场买菜,商户们的服务态度都很好,我们来买菜心里暖洋洋的,不仅菜品好了,价格公道了,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我们也能感受到文明正在深入人心,大家的素质正不断提升。”
南明区商务局副局长黎亚斌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农贸市场诚信经营倒逼机制,南明区商务局以全区启动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攻坚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残检测室、公平秤设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肉菜蔬菜流通追溯、索票索证、投诉处理等体系,基本解决了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缺斤少两等问题。同时,督促市场开办方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好诚信经营的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诚信经营环境,督促其每天定期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巡查、亮证经营巡查、穿衣戴帽和占道经营等巡查,强化经营户在诚信经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此外,还联动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属地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对辖区农贸市场开展诚信经营大检查,严厉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及变质和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农贸市场诚信经营秩序。
“过去,公平秤使用率非常高,市场里不乏有短斤少两现象,顾客不放心,就要到公平秤重新称。自规范管理以来,短斤少两的现象基本上杜绝,公平秤使用频率也低了不少”湘雅园农贸市场负责人浦经理说。
据了解,南明区商务局还通过走访、新媒体宣传、张贴诚信经营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诚信经营对于提高市场口碑、提升客流的重要性,让市场开办方和经营者提省对诚信经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诚信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目前,辖区内29家农贸市场已经实现诚信体系建设全覆盖。
小小菜市场,连着大民生。现在,在南明辖区的农贸市场内,文明标语随处可见,实现抬眼可看、驻足即观,这些文明的标语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营者和市民的行为。同时,市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围绕农贸市场“洁齐美”目标,解决市场“脏乱差”问题,做到地面上看不到垃圾、脏水现象,为市民营造舒适、敞亮、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为原本充满“烟火气”的市场增添了“诚信文明风”。(文/图 余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