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金鸡”山里孕希望

2020年08月13日10:05  来源:贵州日报
 

8月10日,记者来到黄平县翁坪乡千亩林下养鸡项目示范基地,只见基地负责人吴杰手持鸡食站在林地里,随着他嘴里“咕-咕-咕”的呼声传出,原本“隐匿”在林中的山鸡四面八方涌来,渐渐聚成一片攒动的红色。

近年来,翁坪乡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来抓,重点主打林下养鸡等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乡党委看中了本已创业成功的吴杰,希望他继续发挥自己的经验,在永望村利用成片松林领办林下养鸡项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得益于当地惠民政策,吴杰过去开办的厂,年收入十几万元,一家人生活还算滋润。他也目睹了翁坪乡水、电、路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诸多要素集聚在吴杰心里,萦绕成一股正能量。于是,他与妻子商量后,“进山”创办林下养鸡基地。

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自去年年末启动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基地成型:3.5公里鸡舍连接公路、4800平方米圈舍建设,85栋圈舍像别墅一样分散树林中,5万只鸡苗分批进山……

据吴杰介绍,林下养鸡基地是这样的——

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存栏量5万羽,年出栏量10万羽,利益联结贫困户168户,户均年分红1000元以上。解决10人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村集体可分红3万多元。

这样一组数据,承担起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大任。

谈到经济效益,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吴杰充满信心:“项目建成后,按批发价每斤17元、成活率95%、饲养180天计算,年收入可达600万元以上。除去投入、饲料、人工等开销,年利润应该有80余万元”。

不过,好事也多磨。

受到疫情影响,基地土鸡的销路摆在面前。这时候,乡党委知道后,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主动和杭州市拱墅区和睦街道的党工委联系,为林下土鸡找到了“出路”,后续销路也有了着落。

“前几天就拉了一批白条鸡和4万枚土鸡蛋到杭州去卖,深受当地企业的认可和市民的欢迎,价格比预想还好!”吴杰说。

吴杰和他的林下养鸡基地,只是翁坪乡的“之一”。

目前,翁坪乡建成扶贫产业项目80余个,呈现出“人人有增收门路,户户有项目覆盖”的良好局面。

下午,阳光透过松林,饱食的土鸡闭目享受林下的阴凉。听着鸟语,伴着鸡鸣,看着山里蕴藏的希望,“我一定要让林下土鸡走出大山,决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从大山里蹚出一条希望之路。”吴杰如是说。(潘胜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凌忠云)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