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通过开展支部联建共建,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经济发展见成效”目标,以支部联建共建为抓手,着力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增强宗旨观念,提高服务意识,着力解决机关党建空壳化的问题,促进区、乡、村三级和谐发展。
支部帮扶“多元化”。始终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工作理念,区直54个部门党委(党组)充分发挥机关支部“火车头”作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整合力量开展联建共建工作。
截至目前,区直机关613名党员累计到合作社开展帮扶工作547次,参加群众会94场次。通过组织全区54个机关党支部与71个村(社区)党支部“联建共管”方式,形成联动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宽支部联建范围,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成功打造了普底乡大欢乐、金坡乡蝶兰谷休闲园、鹏程管理区瓜博园、黄泥乡槽门村生态大米认购等示范项目18个,有效解决机关党员不接地气的问题。
党员带头“常态化”。一是党员主动带头。通过以机关支部与村社支部联建共建方式,互学互鉴、取长补短,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产业发展的工作热情,比如:百里杜鹃妇联2名党员带头出资520元,主动认领2亩土地种植辣椒,并参与购买辣椒苗、种植等全过程,党员主动参与产业发展的示范作用明显,活力进一步得到展现。二是党员示范助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到合作社,直接参与上项目、跑市场,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已建立“党员共建示范点”21个,谋划发展产业98个,解决发展难题341个,有效解决了机关党建空壳化的问题。
群众发展“抱团化”。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村民入社率不低于10%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加入到合作社中“抱团”发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率达100%,村民入社率达35%。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推动农村单家独户“小、弱、散”的经营向“抱团”发展、共同富裕模式转变,增强了防风险和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全区71个村(社区)党支部全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其中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15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目前,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38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670.5万元。
资源盘活“多样化”。一是盘活国有资源。盘活村集体现有的资金、资源和资产,入股到区属国有企业统一经营,进一步拓宽合作社经营渠道。目前,全区共38个村(社区)将现有的资源资产入股到百旅集团、瑞禾集团等区属国有企业。二是盘活林业资源。将全区1.9万亩林改项目、3万亩森林抚育项目、2.3万亩国储林建设项目和3万亩林下经济项目明确由村党支部领办的集体合作社组织实施,让“沉睡”的林业资源进一步激活。三是盘活旅游资源。依托百里杜鹃景区旅游优势,针对全区停车场旅游旺季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由村集体合作社结合本村实际组织修建停车场,并统一经营管理,区财政按照平均2500元/个车位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整合全区1.2万个床位和100多家餐饮资源,明确由合作社组织群众“抱团”经营,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张朝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