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五个体系”建设 打造移民幸福家园

2020年04月30日15:31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凯里“五个体系”建设,打造移民幸福家园。李靖 摄
凯里“五个体系”建设,打造移民幸福家园。李靖 摄

早上6点50分,凯里市29路公交车准时从白午清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缓缓驶出,与此同时,在万博广场南29路公交车也准时向白午清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驶去。

“以前去市区买东西一点也不方便,要走到经纬汽车城才有公交车,现在29路公交车开通了,真的很方便,在家门口就能坐车去到市区,而且车费也便宜。”搬迁群众马德琴感叹道。

为满足白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滨江大道沿线居民的出行需求,凯里市从4月11日起开通29路公交车,29路公交车线路往返站是万博广场南和白午清平安置点,首末班时间06:50—20:00,线路票价全程4元/人次(使用公交IC卡实行分段计价),共有33个站台,极大地解决了白午清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移民搬迁群众的公共交通出行问题。

凯里市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面向全州“一步搬到位”安置搬迁户,“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上马石、清江、冶炼厂、白午、东出口5个安置点,共搬迁安置贫困群众10026户44162人(其中跨区域安置4138户19118人)。

同时,积极探索出“出门七有”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全面完善学校、医院、公交等各类设施,实现各安置小区内部有组织,一出门便可办事;小区周边有园区,一出门就可上班;小区就近有学校,一出门就可上学;小区就近有医院,一出门就可看病;小区楼下有商场,一出门就可购物;小区门口有公交,一出门就可乘车;小区门口有公园,一出门就可游憩,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凯里市在不折不扣地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制定出台系列搬迁优惠政策,围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凯里市把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作为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建立搬迁劳动力信息台账和岗位信息数据库,整合市内和对口帮扶城市用工资源,为搬迁群众开展就业推荐。在安置点已建成扶贫车间并投入使用4个、在建2个,共有搬迁劳动力9729户23338人,实现就业创业9729户22557人,开展培训2870人次,劳动力家庭就业率达100%,有效地解决数百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我在扶贫生产车间有了工作,孩子以后的上学问题也解决了,收入也不错,比起以前生活方便了很多,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东出口安置点搬迁群众韦玉芝十分开心地讲述着搬迁之后的幸福新生活。

与此同时,为保障搬迁群众更加稳定就业,凯里市建成凯里市新市民培训学校等培训平台,组织搬迁群众针对性地开展电工、挖掘机、汽车驾驶等技能培训,全力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今年51岁的李国锋是台江人,以前在台江县居住的时候,都是靠着他打零工维持一家3口的生计。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助下,2018年12月,他搬到了凯里市东出口安置点,入住新家后,社区为他们提供电工、厨师等方面的培训,这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在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安置点,“台江楼、万潮楼、碧波楼”这些字样十分醒目。为让搬迁群众有“家”的归属感,凯里市着力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一乡一区、一村一楼、一组一梯”亲情安置模式,建设乡愁馆并集中展列石磨、犁耙、老照片等搬迁户旧物,增进搬迁群众亲情感、归属感。在新房悬挂新旧住房照片,多种形式讲述移民今昔变化、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好政策,让群众感党恩、念党情、跟党走。

凯里市把完善综合治理作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成立移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等机构,实施“雪亮工程”“地网工程”,组建“专兼合一”的社区网格队伍,推行“警”“民”联合巡防,全面加强治安防控力,实现移民社区零发案,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凯里市在移民安置点成立了5个社区党工委、10个党支部、59个党小组,并建立党建网格管理机制和服务党员群众网络平台,开展“三亮三比三做”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

目前,凯里市深入贯彻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奋力书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圆梦移民群众幸福新生活。(李靖)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