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岗区海龙镇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架劳务输出金桥

就业服务送岗上门

2020年04月21日09:15  来源:贵州日报
 

从做好组织建设、务工排查、跟踪服务方面入手,红花岗区海龙镇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抓、信息引、典型带、跟踪服务做保障、输出基地做依托的劳务输出新模式,促进群众实现就业,稳定脱贫。

一直以来,该镇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中心,结合镇情实际,针对劳务输出专项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人社中心牵头,组织成立专门负责农村劳务输出的联络站,分别在贡米村、温泉村、龙泉村、桂花村4个村设立联络站,在各村选任4名责任心强、群众基础深厚的村委干部任专职联络员,进一步建立完善镇村劳务输出网络。同时与红花岗区就业局委托的上海博霖集团、众劦人力资源公司等第三方劳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供求关系。

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群众无法按原计划外出务工,海龙镇组织镇村干部入户走访,帮助群众及时掌握用工单位用工需求,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还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线上招聘不停歇”活动,依托区人社局“红花岗就业”“乐业遵义”等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招聘渠道向辖区群众推送岗位信息。通过开展“围绕送岗位进村入户、送岗位到群众手上”系列服务活动,登记劳动者服务意向、推送就业服务信息,帮助他们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在各村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达成就业意愿22人。

对不愿意外出务工的群众,海龙镇紧紧抓住坝区建设及乡村振兴契机,想办法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依托贡米坝区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50余人,其中贫困户10余人;依托“小周西瓜”、“左安峰大头菜”、温泉村“水晶葡萄”等合作社,就地解决自身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等人群的就业问题。还依托开展的小城镇建设,就地转移劳动力在环境卫生、道路养护和高速路建设等领域就业。

该镇坚持以“扩大劳务输出质量,提高劳务收入,增强发展后劲”为原则,通过稳岗补贴、技能培训等最大程度减少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岗补贴由第三方劳务公司统一输入到公司,车费体检费在稳岗就业3个月后由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全额支付。为了实现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赚钱,在组织劳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培训作用,制定劳务输出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截至目前,海龙镇组织技能培训5次,惠及农民工200余人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钱诚 通讯员 王予涵)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