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重启与新生

——贵州服务业复苏之路系列报道之一

2020年04月08日09:01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兰松

4月4日、5日两天,铜仁梵净山景区游客量日均5000人,达到去年同期50%的水平,这也是疫情防控要求下所允许的景区游客最大承载量。在遵义,赤水风景区3月29日迎来首个旅游团,目前赤水旅发公司旗下景区实现景区复工复产率、员工到岗率均达到100%,清明节前两天,5个景区共接待游客24360人次,是去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左右。

危中寻机,旅游行业开足马力抢时间补损失。2月21日起,因疫情防控而闭门谢客近一个月的赤水佛光岩、荔波小七孔等旅游景区开始分类、分区、分批次开放;3月25日,贵州发布通告,全省旅游景区景点和公园全面开放。

“贵州省不少地方是旅游依赖型地区,旅游带来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增长。”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王坤表示,作为因疫情防控较晚实现复工复产的行业,旅游业的停滞对相关行业与旅游经济影响较大。

“1月23日起,我们共取消出境游客1333人,境内游客571人;客户自主退单和旅行社主动取消团队43个。”贵阳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贵阳中旅)总经理助理姜雁说,受疫情影响,贵阳中旅预估今年一季度损失为2395万元,降幅为109%。

行业寒冬,旅游景区“感同身受”。“按照往年数据来看,闭园期间,梵净山景区预计损失约10万人的客流量,直接损失2000万元,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100%。”贵州三特梵净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代理总经理李兰立说。

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贵州省暂时暂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19442家;全省A级旅游景区全部暂停营运;旅行社累计取消团队游客25426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旅游业遭受重创,损失巨大。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贵州文旅企业积极谋划“自救”,政策“他救”持续给力,全省旅游业开始走上重启与新生的复苏之路。

为快速恢复元气,3月11日,贵州省“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出台;3月18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关于恢复旅行社部分业务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各地旅行社可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卫生管理、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合规、有序地开展部分旅游业务经营活动。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贵州文旅企业从自身出发,积极创新形式调整经营模式,变停业为“修业”,为复工营业积蓄能量。

停业期间,贵阳中旅参与贵州省文旅厅旅豆学堂、贵州导游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等行业内培训。同时做好经济运行监测,保持经营策略调整的灵敏度,为旅游市场重启后的供需对接、发力市场恢复期的份额扩大等做好充分准备。

等待线下景区逐渐恢复的同时,借助于数字化手段、足不出户的直播“云游”方式,在疫情期间受到大众追捧。贵州省博物馆推出“闭馆不打烊,藏品线上赏”系列展览,在线上展出了名家作品;导游通过手机将观众带进镇远古镇景区,使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抖音直播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收获了一波粉丝……

赤水旅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廷娟说,在复工复产期间,赤水风景区通过沿赤水河谷景区、旅游配套资源整合,推动“自然+人文”资源特色差异化互补、“白酒+红色”同类型资源连线、“政策+补贴”支持推动复工复产,并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市场快速复苏。

“景区关闭客栈停业,损失不可避免,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贵州青岩古镇景区幽苑客栈老板张希说,景区开放后,她已经陆续收到顾客预约订房的信息,对于客栈接下来的营业情况很有信心。

当下,旅游业的走势取决于疫情的走势。目前,中短途游客将成为主要旅游客源。各地疫情已得到控制,贵州省内旅游类景区具备率先复苏的条件,而旅行社这类对接内外旅游业务的企业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步入正轨。

“从大环境和消费趋势看,旅游业复苏没有问题,但从我们对市场的预估来看,今年跨省旅游、出入境旅游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姜雁认为,贵州旅游下半年应该会陆续恢复,全面复苏则需要时日。

短期看,游客信心恢复相对滞后,但“从长期来看,旅游是民众刚需,只要旅游业市场需求在,旅游业重新崛起的基础就还在”。王坤说,文化旅游业作为贵州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持续实现“井喷式”增长,这一趋势不会因短期疫情影响而发生变化。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