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援鄂医疗队队员讲述:“平安归来,我也想对武汉说声‘谢谢’”

孙远桃 王秀芳 李宇 龙章榆

2020年03月26日08:1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陈 军与患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这标志着“暂停”已久的武汉终将按下“播放键”。

“看到这则通告,我知道我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尽管已经撤离鄂州,但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家容仍难掩激动,我很自豪曾为这个结果贡献过一点力量,希望湖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早日“清零”。

连日来,湖北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也开始有序撤离。截至目前,贵州已有835名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平安返回。近日,人民网记者连线了已经平安返黔的医护人员,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战“疫”故事。

陈 军:“患者康复出院,是给自己和队员们打出的最高分”

2月27日,经过几轮调度安排,修文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陈 军和队员们从武汉人民医院转到接管武汉武钢二院二病区。

武钢二院是社区几家大型养老院的定点医院,因此,此次疫情期间收治的病人年龄普遍偏大,多数有基础疾病,救治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其中,接管的一名70岁重症患者情况让陈 军和队员们印象尤其深刻:双肺感染严重,呼吸困难,饮食不便,最主要的是患者思想负担很重,态度很消极,“对我们都不太搭理。”陈 军说。

对此,医护团队在采取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她额外留意:医院药物部分药物短缺,大家从随行备用箱里找到给她送去;患者心情压抑,护理人员主动找她聊天,主动从酒店给她送去生活用品、小吃零食……渐渐的,患者更加主动接受治疗,病情渐渐好转,并于3月13日顺利出院。

在队员们顺利完成任务修整回程时,陈 军给患者用短信发去了医嘱,鼓励她要放松心情,安心隔离。让陈 军意外的是,不久后,他的微信收到该名患者的聊天邀请。她告诉陈 军,最艰难的时候,她曾差点主动放弃生命,是贵州医疗队重新给了她信心……

如今,陈 军回到贵阳近一周,但每天他仍会收到这名患者的聊天邀请。接通后,他们的话题常是谈病情、话家常,而最多的是感谢。在陈 军看来,一位曾经一度陷入绝望的重症患者,在团队的救治下,实现出院身体逐渐恢复正常,心态也变得乐观开朗,这是给自己和队员们打出的最高分。

胡家容:“很自豪能用自己的专业为病人减轻病痛”

今年40岁的胡家容是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业10余年的她有着丰富的心血管类疾病治疗经验。

胡家容为患者答疑解惑。受访者供图

2月11日,胡家容本应随贵州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鄂州,奈何飞机满员,她只能搭乘贵州援助鄂州的救护车前往。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胡家容于2月13日下午18时左右到达鄂州。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胡家容于2月17日进驻鄂州市中心医院,2月20日,她又被调往雷山医院,负责一个病区38名患者的救治工作。

刚到雷山医院时,胡家容曾遗憾自己是心血管医生,不能更好帮助患者治疗新冠肺炎。然而,令胡家容没想到的是,她分管的38名患者中,有16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正好可以发挥自身专长。

“有一名60多岁的患者,患高血压已经30余年,由于不能外出,该患者异常烦躁和焦虑,激动时,血压高达200,风险极高。”了解情况后,胡家容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给患者辅以降压治疗。“调整多套治疗方案、运用4种降压药,终于将她的血压降到了150至160 。”胡家容说,能用自己的专业为病人减轻病痛,是一件自豪的事。

改变方案、调整用药、及时观察……除运用专业知识救治患者外,胡家容每天下班必做的事,就是倾听患者诉求、与病人家属沟通、为患者加油打气。“尽管每三天都有一个24小时的长班,但在病房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不能保证每位患者都照顾得到,只好利用下班时间多做一些。”胡家容坦言,及时解答疑惑,患者就会少一些疑虑,更有利于康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胡家容及其团队耐心细致的治疗下,38名患者均治愈出院。随着治愈患者的增多,雷山医院也于3月14日将所有病区合并。短暂休整后,胡家容接到了撤离通知,3月20日,她与部分贵州支援鄂州的医疗队成员顺利抵达贵阳。在定点隔离酒店,胡家容仍每天询问治愈患者恢复情况。“这是援鄂‘后遗症’。”胡家容笑着说。

刘文:“回程那天,压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接到撤离通知,刘文心里既喜也忧:喜是因为离家40多天,终于可以见到女儿了;忧是自己的患者“短袖哥”转到了火神山医院,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出院。

刘文和康复出院的“郭伯伯”在病房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刘文是修文县人民医院ICU的护师,2月4日,她随贵州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支援。简短培训后,刘文于2月6日进入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负责49个病人的日常护理及一日三餐,“短袖哥”便是刘文离开武汉前负责的最后一名病人。

刘文清楚记得,刚到江汉方舱医院的第二天,有一名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她和组长吴金融急忙赶到手术室,协助医生做完手术后,患者被紧急转到上级医院。从手术室出来后,刘文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像这种病情加重紧急转上级医院的患者,已经不少了,这让她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

“我负责的49个病人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有些还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刘文坦言,除平时护理外,还要时刻关注病人情绪,有时送餐不及时,患者还会发脾气。尽管心里委屈,刘文还是一如既往的悉心照料着病人,因为她知道,患者只是心情不好。

由于担心病情,许多患者情绪会变得焦虑和沮丧,甚至不搭理医护人员,老郭便是其中之一。一开始,刘文叫老郭“爷爷”,老郭却不愿和刘文搭话,但刘文不厌其烦、时常找他聊天,久而久之,两人关系越来越融洽,老郭便让刘文叫她“郭伯伯”。临出院时,老郭和刘文在病房前合影,照片里,两人微笑着紧握拳头,似在相互鼓励。

在江汉方舱医院,刘文除了照料病人,还负责给同事和患者拍照,有时她会做成短视频,发到“病友微信群”里给大家缓解压力。知道刘文在拍照后,很多患者都会对着镜头有说有笑,甚至手舞足蹈。在刘文制作的一则短视频里,康复出院的罗大哥一个人在家中对着镜头说,“感谢贵州医疗团队对我们的悉心照顾,谢谢你们。”看着画面,刘文和队员感动不已,他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武汉战“疫”43天后,刘文于3月18日返程。出发前,一则消息让她激动不已——“短袖哥”出院了!为再次确认,刘文和“短袖哥”打了视频电话,两人聊了许久,还相约疫情过后,要到对方的城市见面。

“挂掉电话,压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牵挂又飞到了远在贵州的家人身上。”18日上午11时许,一架飞机平稳降落在贵阳龙洞堡机场,刘文随队回到了家乡。“离家一个多月,我现在最想见我的女儿。”刘文说。

黎莎:“在武汉,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不管下班多晚,酒店都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我们,就像妈妈等着回家吃饭的孩子一样,让我们感到异常温暖。”武汉贴心的服务,让黎莎记忆深刻。

黎莎与患者合影。受访者供图

2月15日,桐梓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黎莎随贵州省第五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在经过紧张的理论知识和防护服穿脱训练后,黎莎所在的医疗队被分成2小队,分别负责江汉方舱和武昌方舱医院的患者救治工作。

在武昌方舱医院,黎莎主要负责给在院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雾化治疗及出院患者的全面消杀。“平时跟患者接触时间不长,对他们了解也不多。”但黎莎清楚记得,由于戴着三层手套,静脉输液不太好操作,患者却还是很配合。“有了患者的支持,工作就成功了一半。”黎莎笑着说。

除患者支持外,武汉贴心的后勤保障也让黎莎感到非常暖心。“负责接送的师傅每天都早早等着我们,下班回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热心市民会送来各种各样的生活物资,志愿者随叫随到……”黎莎坦言,在武汉,她像孩子一样被照顾着,让人感觉既贴心又温暖。

“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却得到了武汉人民无微不至的照顾,总觉得过意不去。”黎莎表示,以后一定要再去一次武汉,认真欣赏一下那座英雄城市的美。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3月18日,黎莎平安返回贵阳。“回来好几天,我每天都在想武汉的人和事,很遗憾,没有认真跟他们道别。”黎莎说,她想对武汉所有默默付出的人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张桥:“平安归来,我也想对武汉说声‘谢谢’”

时至今日,张桥依然清晰记得在湖北期间跟患者学到的武汉方言,“莫和不过”是“不要害怕”、“止板”是“听话”、“困醒”是“睡觉”……每每说起这些日常用语,她都觉得特别亲切。“为方便和患者沟通,我特地学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没想到在工作中还真有用。”张桥说。

张桥和队友平安返黔。受访者供图

2月19日,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张桥作为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员出征武汉。经过系统培训,张桥和队员们于2月25日来到武汉中心医院,整体接管一个病区,随后,他们又转战武钢二院二层病区。

由于所管的病区重型患者、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较多,张桥便和队员们创造性使用视频查房,对疑难病人进行远程会诊,并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分析。由于工作扎实,张桥所在的医疗队被赞誉为武钢二院最出色的外援医疗队。

“护理病患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在武汉期间,我们却感受到了太多的温情和感动。”张桥告诉记者,在护理病人期间,她遇到一名和自己父亲年龄相当的患者。有一天,患者问她,“小张,你和我家姑娘一样大,你会不会做饭啊?”“会的,就是有点难吃!”张桥笑答。“我家姑娘也不会做饭,刚才还打电话问我怎么做……”该患者哽咽了。张桥知道,他是想自己的女儿了。

“我好想抱抱他,但是他不让,怕我被感染。还说像我一般大的孩子,在家都有父母疼着宠着,我们却愿意冒着危险来帮助他们,真的很感谢……”每每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桥都会感动落泪。

“好在这位叔叔马上就要出院了,他可以和家人团聚,我们也平安回来了,真好。”张桥说,援鄂期间,她听到最多的话是“感谢”,其实在她心里,同样要对武汉说声“谢谢”:感谢武汉人民在一个多月里对她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感谢志愿者不分白天黑夜地接送她们上下班,感谢酒店工作人员特地去学贵州菜。同时也感谢这次援鄂经历,让她更加懂得珍惜眼前!

再过10天,张桥的隔离期就结束了,当记者问她回家后最想做什么时,她不加思考地说,“最想吃妈妈做的饭,想给家人一个拥抱。”最简单的心愿,却饱含了对家人深深的思念和爱。让我们一起祝福张桥,愿她永远平安健康!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