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獨山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我叫韋相培,原居住在麻萬鎮三裡村新村組,現在,全家都搬到了鄢家山安置區,我們在城裡擁有了一個“幸福窩”。
以前,我們一家人居住在交通極不方便的新村組,家裡沒有交通工具時,每次到城裡就得花費1個多小時。我從小沒上過學,手裡也沒有什麼技術,全家就靠務農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我本以為,我們隻能在老家種田種地,過一輩子苦日子,但是在2018年,依托脫貧攻堅惠民政策,我了解到了易地扶貧搬遷的好處,便根據自家情況提交了申請書。真是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挪出窮窩,搬到鄢家山社區,在城裡住上了新房子。與原來的舊面貌相比,這裡的新生活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生活質量的變化,更多的是生活幸福感的提高。
現在,我們居住的新家有102平方米,三室一廳一廚兩衛,家電家具齊全,小區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我們一家住起來既舒心又安心。最讓我們開心的是,我的孩子現在正安心地在思源小學讀書,每學期還能享受到國家教育扶貧的相關政策,孩子的教育有了保障,我們的生活也越過越好,全家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搬到城裡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思來想去,我還是決定走以前的老路子,發展養殖業。
早在2017年,政府就給我直補過5頭豬和240隻鴨苗發展養殖,在那時,我就已經積攢了一定的經驗,繼續走養殖路子我得心應手。於是,我結合家裡原有的豬和鴨“苗子”,經過精心規劃,再次搞起了養殖產業,此外,我還做起了“牛買賣”,在養殖場裡增添了5頭牛,我相信憑借著以往的養殖經驗和技術,還有黨和政府的支持幫扶,我一定會在養殖業上“闖出”一片新天地,將眼前的生活打造得更好、更美滿。
幸福生活是靠奮斗出來的。今年,我有一半的時間都呆在我的養殖場裡,精心呵護喂養著我的牛、豬、鴨等,看著它們長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肥碩,我的沖勁也更大了,再過段時間,我養的牛就可以賣出去了,大概算了下,都賣出去的話,我能拿到4萬元左右的收入,過年的錢不僅不用愁,甚至還有富余。如今,我的錢包是越來越鼓,我們家的好日子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我常常在心裡叮囑自己,能有現在的好日子,全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可千萬不能忘記這份恩情。如今,我們家成功的摘掉了窮帽子、挪出了窮窩窩、搭上了好政策、過上了好日子,在往后的生活中,我們將不忘黨恩,繼續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柏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