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市:多舉措促進教育精准扶貧

2020年11月19日09:17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曦 金秋時

“有助學好政策,讓我能安心學習。”近日,記者見到在安順學院就讀大四的郭開麗,她說自己最近正忙著實習,希望畢業能盡快找到工作。

郭開麗家住關嶺自治縣斷橋鎮舟磨村,曾經全家5口人靠1畝多土地種植傳統糧食為生,過去的生活十分困難。

雖然家境貧寒,但郭開麗刻苦好學,並在各項教育扶貧政策支持下,順利考入安順學院。入學后,她又在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下,即將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像郭開麗這樣得到教育扶貧政策幫助的貧困學子,在安順還有很多。近年,安順通過扎實抓好“控輟保學”,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發展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教育精准脫貧,不斷優化教育供給,促進教育公平,推動學生資助實現“應助盡助”。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安順市累計投入24.8億元資助貧困學生,累計資助學生289.5萬人次,實現“控輟保學”動態清零。

扶貧須“扶智”,安順市始終將教育扶貧擺在脫貧攻堅重要位置,除學生資助“一人不漏”外,還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配套設施建設﹔推進“校農結合”,助力產業扶貧﹔強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做到控輟保學“一個不少”,扶貧協作“一所不落”……

破解易地扶貧搬遷配套教育難題,確保配套項目“一項不拖”。2017年,安順市教育局印發《安順市教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編制安置點學校建設規劃。三年來,根據易地扶貧移民搬遷點實際情況,新建、改擴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學校36所已全部建成,共投入資金9.66億元,新增校舍建設面積26.27萬平方米,新增運動場面積13.54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3775個,配備教職工1753人。

推行學生營養餐“校農結合”,確保學前教育適齡兒童所需營養。推行“校農結合”的學生營養餐,既保障學生所需營養,又助力產業扶貧。截至目前,安順各級各類學校食品原材料採購農產品10774.59噸,採購總金額8877.51萬元,其中,採購本省生產農產品9785.20噸,採購金額8090.93萬元,佔總採購量的90.82%。

此外,安順通過深入推進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實現各級各類教育交流合作關系的全覆蓋。今年,安順市引進青島名校長、青島五十八中黨委書記藺延良任普定一中校長,屬貴州省首次引進東部發達省、市在職名校長任校長,開啟“組團式”幫扶“普定模式”。

截至目前,安順市274所中小學校實現與青島市學校“一對一”結對幫扶,拓展延伸181所村小(教學點)全覆蓋,實現扶貧協作“一所不落”。

“以前住在村子裡,孫女要走很遠的山路上學,每天需要早起給她做早餐,然后送她去上學。現在不一樣,我就近就可以接送孫女上學,這是每天最開心的事。”現在的秦定英早晨起床吃過早餐后,就可以把孫女送到緊鄰小區的逸夫小學上學。

2018年,62歲的秦定英一家從平壩區十字鄉四甲村搬到安順市平壩區塔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同心小區。自從搬出來后,兒子兒媳都在城裡找到了工作,最令她擔憂的孫女上學問題也得到解決。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