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榕江縣車江壩區蔬菜基地一角。 |
“在家門口打工,我很滿足,工作也輕鬆。”11月10日,在榕江縣車江壩區蔬菜基地,來自忠誠鎮安樂村的王誼瓊告訴“決戰兩江·見証變遷”採訪團記者,她在外務工十多年后,終於實現賺錢和照顧家庭兩不誤的願望。
整枝、引蔓、掐尖、打花……在黃瓜種植大棚裡,王誼瓊戴著遮陽帽,圍著圍裙,熟練地忙碌著:“打花、掐尖是讓黃瓜有足夠的營養,引蔓、整枝可以讓黃瓜藤往上生長。”
據悉,榕江縣車江壩區蔬菜基地總面積10500畝,是黔東南州4個萬畝壩區之一,項目的建設、運行涉及周邊13個村的5372戶、2181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91戶、3741人。
今年以來,該壩區按照“搶兩頭、穩中間(搶春季早熟果菜和秋冬晚延葉菜,穩夏季基本產值)”的要求,以蔬菜為主導產業,規模化種植辣椒、西紅柿、茄子、絲瓜、黃瓜等蔬菜,已完成春季蔬菜種植10346畝和夏季換茬種植6089畝,預計今年平均畝產值17000元,預計全年總產值1.6億元,帶動就業30萬人次以上。
為充分提升蔬菜的附加值,壩區充分利用車江大壩“天然溫室”、水利優越、土壤優良等優勢,按照“一年三熟四收”的高效種植方式,優選確定每季附加值高的蔬菜品種,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需求,全力推行訂單種植,做到規模種植、科學輪作。
“目前,車江壩區已生產菜心、芥藍、辣椒等春季蔬菜2.81萬噸,產值6540萬元,主要銷往廣州江南市場、深圳海吉星市場、浙江杭州世紀聯華,以及貴陽和周邊縣市。”車江壩區產業發展工作指揮部綜合組負責人楊勝軍說,蔬菜基地的工作人員主要為土地流轉戶、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及當地農民,全年均可參與生產。
此外,榕江縣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為目標,全力打造供粵港澳蔬菜基地、貴陽市蔬菜保供基地、榕江縣脫貧攻堅就業基地,以蔬菜產業為核心、以科技示范為引領、以產業融合為目標,延長農特產品深加工鏈條、結合榕江旅游資源實現產城互動,把車江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成為一二三產聯動的全產業鏈項目。
下一步,榕江縣將按照壩區種菜、坡邊種果的模式,充分利用緊靠工業園區和城區的區位優勢,延長產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產連動,實現壩區全產業鏈發展。
(貴陽日報融媒體實習記者 楊雪梅 楊靜/文 鄭宇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