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蔣剛,是開陽縣紫興街道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搬遷之后,我還是會經常夢到從前的日子。
夢裡,我和家人還是過著易地扶貧搬遷之前艱難的生活:山坡上滿是風化石的幾畝薄地,依然種不出苞谷,隻能巴望著同樣歉收的洋芋能填飽肚子﹔15歲那年出門做石匠,用大量汗水換來400元工錢,結賬的那天,包工頭手裡甩著那幾張紅票子,就是不給我,急得我直跺腳……
一次次夢醒來,我看看身旁熟睡的妻子和兒女,再看看窗外燈火通明的縣城投到天空的光輝,生活環境的巨大變化,讓我不敢信以為真。每當此時,我會掐自己一把,疼痛感讓我相信變化是事實。
當下,我在家門口開了一間超市,上著朝九晚五穩定的班,自己和家人已經和開裂的老房子以及屋后有滑坡風險的山坡說再見了,和那段遠出打工與家人揮別時偷抹眼淚的歲月說再見了。
我以前挖過煤、做過石匠、進過鞋廠、做過家具……家人在風化石土地裡流汗,而身為大兒子的我扛著家庭的重擔四處奔波,似乎看不到轉機。直到有一天接到了父親的一個電話。
2017年年中,村裡的駐村書記上門宣傳政策,說政府可以給我們修房子,每人還有好幾萬元補助。當父親在電話裡給我說起這件事,我雖然覺得這有點天方夜譚,但還是懷著希望,心底慢慢生出了誓要拔掉窮根的力量。
終於,2018年,我們一家終於從開陽縣最偏遠的高寨鄉高寨村搬進了縣城裡,住進了貴陽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離開了那一方“養不起一方人”的水土。
搬出來只是起步,穩得住、能致富才是目標。看著眼前整齊排列的棟棟樓房,我暗自下決心要乘著政策的東風,依靠雙手致富,奔向更好的日子。
我先是在樓下開了個小商店,后來越做越大,把商店面積擴展到150多平方米,后來我在開陽縣重點打造的富硒特色商業步行街——中國硒街開了一個店面,專賣開陽富硒農特產品。
在開陽縣相關部門的精准幫助下,我先后獲得了縣人社局提供的10萬元額度的創業貼息貸款﹔在鋪面房租上,又獲得了每年6000元的長租補貼﹔經過商促局的幫助,獲得了每月700元的電商平台補助﹔“村村通”也入駐了我的店鋪,每月有1000元補貼……
更重要的是,我還上了居委會的就業推薦名單,當上了小區警務助理,現已專職化納入編制,月薪有3100元,加上店鋪每月的純收入5000多元,一家6口人,生活綽綽有余了。
后來,我開始把心思放在帶動其他人一起增收上,在團縣委的支持鼓勵下,我當上了蔣家寨致富帶頭人協會的秘書長,開啟了為大伙兒謀幸福的新征程。
在蔣家寨這個貴陽市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裡,匯集了來自全縣16個鄉(鎮)的1200戶5023人,我們都搭上了好政策的快車,都准備在這“新一方水土”上踏踏實實奔前程,笑著和夢中的苦澀日子告別。
周繼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