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

“1+5+3”工作機制為社區減負增效

2020年11月12日08:54  來源:貴州日報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楊進)今年以來,福泉市以創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契機,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創新“1+5+3”城市社區減負增效工作機制,全面規范城市社區工作事項管理,切實為社區減負鬆綁,有效推動社區社區職能提質增效。

“1”即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福泉市制定《福泉市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成立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和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雙組長”的城市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嚴把社區工作事項“進口關”,將隨意安排社區承接工作事項的行為擋在“門外”,切實為社區減負。

“5”即明確城市社區工作事項、考核評比、出具証明等方面的5張工作事項清單。福泉市制定《城市社區黨組織依法依規履職事項》等5張清單,明確黨組織工作職責9項、居委會主要工作職責19項、居委會協助工作職責26項、考核創建評比事項7項、第一批不應出具証明20項,進一步明晰社區職能職責,街道、社區嚴格按照“五張清單”要求有的放矢,更好地開展基層治理和服務居民群眾。

“3”即社區經費、陣地和人員待遇等保障。福泉市從社區工作經費保障到位、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構建到位、社區黨群服務陣地建設到位“三個到位”做實做足保障工作。建立穩定規范的社區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將城市社區專項服務群眾經費、辦公經費按照每個社區每年10萬元和5萬元的標准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建立“社區專職網格員—社區兩委干部—定向招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職業成長鏈條,有效拓寬社區人才來源,持續優化社區隊伍結構﹔同時按照“1+N”(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點)模式,建設集教育、管理、服務、展示等功能於一體的社區黨群服務陣地。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5個,小區黨群服務站8個。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