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空間”平台活動中心工作人員給會員企業介紹政策。
白雲區“雲上空間”企業家人才沙龍活動通過在主題活動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斷強化思想引領,持續加強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目前“雲上空間”企業家人才沙龍已開展主題活動9次。
白雲區“雲上空間”平台從2020年6月注冊至今,已入駐企業近30家,民營經濟發展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
依托 “雲上空間”這一橋梁紐帶,走訪企業400余家,通過貴陽市民營經濟服務平台“貴商易”數據反饋,已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15個﹔舉辦了多場“銀企對接會”,及時傳達疫情期間優惠政策,進一步密切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合作。
……
今年以來,按照貴陽市啟動創建首家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示范區動員部署會議要求,白雲區委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力抓好貫徹落實,重點圍繞政治引領、素質提升、紓困解難等方面,落實好貴陽市創建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示范區“十大支撐體系”具體工作措施,推動民營經濟統戰示范基地“雲上空間”建設,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進一步深化,民營經濟發展聚集效應進一步顯現,營商環境保障支撐力度進一步增強,把民營經濟人士團結在黨的周圍,更好推動全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科學布局搭建平台
推進民營經濟統戰示范基地建設
為探索破解當前影響制約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法,白雲區積極組織轄區民營企業家、省內專家、有意願服務白雲的有識之士,經過長期籌劃,將已持續開展近一年的白雲區“雲上空間”企業家沙龍活動轉入實體探索,成立了白雲區民營經濟聚集區產業運營平台——民營經濟統戰示范基地“雲上空間”, 整合區工商聯(總商會)的會員企業,組建專家咨詢委員會、服務中心和若干專業團隊,建成了黨員活動室、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活動中心、數據中心、雙創中心、會議中心。
白雲區民營經濟聚集區產業運營平台規劃建筑面積9622平方米,分兩期建設,以打造“產業鏈服務體系+總部經濟聚集+產業孵化”為主體,專注於工業、服務業經濟發展研究、城市業態培育和城市經濟運營管理,構筑起“政府——平台企業——市場” 之間的無障礙通道,科學布局“政府戰略——平台服務智庫導入政策落地——產城發展”生態鏈,以專業團隊作支撐,以創新創業為根本,以中小企業集聚為重點,以全面轉型升級為目標,完善產業鏈、打造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提高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平台已於今年6月建成投運。
豐富載體開展活動
圍繞中心發揮民營經濟作用
白雲區圍繞中心工作,不斷豐富載體開展活動,積極調動發揮民營經濟作用,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該區通過“定期、定主題”每月開展“雲上空間”企業家沙龍活動,搭建企業溝通交流平台,了解企業家和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解決商會組織和民營企業遇到的問題,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提升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的能力水平。在每一期的活動中,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政策宣講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推薦等工作,進一步深化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白雲區統一戰線加強協調,“雲上空間”平台會員企業通力協作,為復工復產民營企業協調口罩8萬余隻,主動捐資捐物合計133萬元,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雲上空間”平台還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組織開展各類募捐、捐贈、救助、幫扶等活動,引導民營企業勇擔社會責任,奉獻愛心。今年以來,轄區民營企業累計捐助各類資金29.68萬元,非公企業投身“一縣三鎮對外幫扶”等活動,為困難群眾送資金、送項目、送技術、送市場等,積極參與結對幫扶。
凝心聚力亮點紛呈
助推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過“雲上空間”平台,白雲區通過“以商招商”模式新增入駐企業近30家﹔與新西蘭貴州商會、美國貴州商會、世界華人華僑聯合會等96家商協會建立聯系﹔與209位省部級在庫的專家、院士搭建溝通渠道……
白雲區“雲上空間”平台成立后,充分發揮工商聯(總商會)資源,利用平台優勢帶動區域內生存困難的傳統產業,從政策、市場、金融、技術、人才等方面對其開展幫扶,助力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助推轉型升級。“雲上空間”平台按照以鏈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理念,推動實現“引進一個、帶來一串、建成一片”。今年9月在貴州省天然飲用水行業協會的牽線搭橋下,來自江蘇、四川的兩家水配套產業企業落戶白雲區,共同打造多彩貴州水配套產業基地。
同時,該區認真落實紓困解難措施,“雲上空間”平台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和人才專委會,專家總數達百人以上,涵蓋政策、大數據、工業、醫藥、服務業、生態、金融、管理、法律等領域,平台充分發揮進一步維護會員企業合法權益方面的優勢作用,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梁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