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習水縣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以“培養好”提升隊伍素質,以“幫扶好”統籌人才資源,以“用得好”創新發展環境的“鏈條化”培養體系,整合各類師資和社會資源,深入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村級后備力量和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雙培養”工程。
聚焦“培養好”提升隊伍素質
為“培養好”村級后備力量隊伍,在習水縣中等職業學校建立習水縣鄉村振興培養基地,共開設12個鄉村振興班。將縣委黨校、教育、職校、人社、農業農村、經貿等部門師資及培訓資源進行整合,圍繞黨建黨務、社會治理和農業農村三個主題進行課程編制,建立了習水縣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師資庫。採用“長期、短期”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培養,讓村級組織領軍型人才、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創業人才都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鍛煉+頂崗實習”進行學習,著力提升村級后備力量隊伍素質。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班第一期共儲備培養后備人才483人,編制各類課程187門,同步遴選社會各類先進典型15人、縣內各單位領導干部和優秀業務骨干158人建立了師資庫。
聚焦“幫扶好”統籌人才資源
圍繞“一村一業,一村一企、一村一社、一村一幫、一村一策,一人一教案”要求,結合“縣級領導+縣直挂幫書記+國有企業+鎮級黨委書記”幫帶機制,詳細制定幫扶措施。在全縣村支兩委成員中,精心遴選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20名,其中市級7名,縣級13名,採取“一對一”培養模式。明確19名縣級領導、21家縣級單位聯系20名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鄉鎮(街道)黨(工)委聯系96名村級組織后備力量人才﹔農業農村、林業、經貿、旅游等職能部門聯系174名創業型人才。制定出台《習水縣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扶持十條措施(試行)》,引導各類產業發展基金投入鄉村振興人才創辦的項目。完成領軍人才培養方案20冊,僅針對7名市級培養對象規劃落實已建、在建項目23個,投資總額達2142余萬元。
聚焦“用得好”創新發展環境
為了讓鄉村人才能夠留得住、用得上,該縣研究制定了《習水縣在中等職業學校培養鄉村振興人才充實村級后備力量的實施方案》《習水縣鄉村振興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作責任制,創新優化鄉村人才發展環境。在領軍型人才方面,加大政策、資金、項目等支持力度,副職享受正職待遇,正職在原有基礎上增加300元工資待遇。在技術型人才方面,探索建立校企定期溝通制度,動員縣內企業把與學校對口的生產車間搬進學校。在管理型人才方面,縣委組織部在現有民選干部編制上新增編制100名用於鄉村人才就業。在創業型人才方面,對自願返鄉創業、發展產業的的納入農村致富帶頭人進行培養,引導縣內金融企業為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的自助創業鄉村振興人才,提供創業擔保,納入相關的幫帶機制。目前,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班(短期班)第一期共培訓學員291人,順利完成結業學員278人,已推薦到村任職83人,自主創業107人,自主就業35人。(習水融媒體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