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擴大開放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跨越發展中進一步鞏固開放成果,借助進博會的展示平台,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的貴陽,生動地詮釋了持續擴大開放帶來的強勁發展動力。
在如火如荼的第三屆進博會上,貴陽市在貴州省經貿交流活動現場集中簽約9個項目,投資總額126.52億元。本次進博會上,貴陽市簽約19個項目,投資總額367.02億元,主要涉及制造業、大數據、農產品加工、商貿服務等產業。其中,境外投資項目15個,投資總額250.02億元。
謀時而動,順勢而為。一組簡單的數據,折射的卻是貴陽近年來,以其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開放大門越開越大,共贏之路才能越走越寬的生動縮影。貴陽的突出發展成效,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在貴州的生動實踐。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下的世界經濟,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如期而來的第三屆進博會,是在克服重重困難的條件下,彰顯的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蘇的中國擔當。進博會見証的是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而全國各地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則支撐著中國持續開放的信心。貴陽作為貴州的省會城市,承擔著引領貴州擴大開放的歷史重任,從制度設計到探索實踐,貴陽都需要作出全方位的表率。
大開放帶來大機遇,讓貴陽矗立在貴州經濟發展的時代潮頭。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與擴大開放息息相關。“十三五”期間,貴陽始終立足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的戰略定位,積極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致力於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立體開放體系。大開放帶來的大機遇,讓貴陽把握了每一個前行進程中的戰略高地。
大開放蘊藏的大動能,為貴陽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貴陽作為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省發展條件最好、發展要素最集中的區域。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有利於貴陽積極參與國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分工體系,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帶動黔中經濟區崛起。
大開放實現的大發展,讓貴陽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敞開大門搶抓戰略機遇,開放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寬。貴州首個鐵路口岸——貴陽改貌鐵路口岸的建設,成為貴州、貴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舉措﹔“陸海新通道”班列和“黔新歐”班列,架起了貴陽聯通世界的對外開放大通道……通過系列舉措,位於西南腹地的貴陽,已躍升為西部交通樞紐,成為西部地區建設貨物集拼、分撥及中轉中心的首選之地,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與西部地區連接的重要“門戶”“要塞”。今天的貴陽,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價值大幅提升、高水平開放前景令人期待。
堅定開放的信念,才能堅定發展的信心。站在開放的進博會國際舞台上,來自貴陽的採購企業,搶抓對接全球優質資源、優化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的難得機遇,必將為貴陽新一輪的擴大開放帶來嶄新的時代機遇。伴隨著“十三五”時期貴陽一系列對外開放新舉措的實施,實際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對外貿易逆勢上揚,服務貿易增速加快,產業體系建設初具規模,商貿業發展提檔升級。貴陽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邁上了新的台階,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和務實成果。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當時。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經濟大格局的趨勢下,站在進博會的窗口觀察貴陽的發展,我們看到了開放型經濟帶來的強勁動力和巨大潛力。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貴陽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將繼續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有力的舉措,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一起,共創高水平開放的大窗口,共育高品質消費的大市場,共建高質量產業的大基地,共享高標准營商的大環境,全力打造開放新平台、拓展開放新空間、建設開放經濟新高地。(杜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