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寬群眾增收渠道,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貞豐縣珉谷街道頂肖村在發展林下菌藥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全村房前屋后資源,通過黨員引領、大戶示范種植,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助農增收。
林下菌藥是頂肖村的重要產業,該村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共發展香菇、靈芝、板藍根等林下菌藥3000余畝。余恩學曾經是村裡的貧困戶,今年村裡發展林下菌藥產業,在合作社的牽頭帶領下,他承包了30000棒香菇菌棒負責管理、回收,同時在家裡種植了200棒的木耳,他還准備將木耳種植擴大到1000棒,如今,已經脫貧的他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我(准備)要種1000多棒,現在種的200多棒,我們是貧困戶,增加我們的收入,菌棒是合作社免費送的,給我們免費菌棒來種植,我們是來管理,有收益的話是合作社來收,一斤4塊錢。”貞豐縣珉谷街道頂肖村貧困戶余恩學說。
為擴寬群眾增收渠道,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頂肖村在發展林下菌藥產業的基礎上,補充發展“庭院經濟”,引導村民們種植木耳。通過黨員引領、大戶示范,目前庭院經濟已經覆蓋61戶人家,農家庭院的“閑置地”得到有效盤活,進一步擴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
“我覺得農村有這個庭院的條件,發展林下菌藥、庭院種植,一個是方便管理,有上級的技術指導,我作為一個黨員,應該帶個頭,起骨干作用,帶領全村人民把這個庭院經濟發展起來,我覺得整個村的庭院經濟是一筆大收入。”貞豐縣珉谷街道頂肖村黨員示范種植戶余洪波說。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庭院經濟發展,頂肖村還採取“正科級干部+5戶農戶、副科級干部+3戶農戶、普通黨員+1戶農戶”的531結對幫扶模式,帶領群眾主動參與庭院發展,將庭院經濟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在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有效提升了人居環境。
“庭院經濟作為頂肖林下菌藥的一個補充,我們庭院經濟主要覆蓋的是(全村)61戶人,每戶按照1000棒的這個規劃推進。目前,已用了2萬多棒,基於推這個產業的幾方面考量,第一個是我們鄉村振興,庭院經濟改善的一個需要,第二個作為居家老人務工的一個需要,第三個也是我們庭院環境整治的需要,希望我們的這個產業能夠得到下一步推廣。”珉谷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明忠說。(陳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