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玲 葉昂
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場,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前沿,在服務人民群眾的一線,貴州省直機關600余名駐村干部帶頭沖鋒在前、勇於擔當重任,彰顯青春作為。
青春身影與脫貧歷程同鏡
為讓“青山”有綠水,省直機關工委駐麻江縣青山村第一書記董欽,沿著五年來歷任工委班子及駐村工作隊員的腳印,將青山河河道治理作為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一任接著一任干,整治幫扶點青山村的水患,展現了幫扶單位和駐村青年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助推貧困地區發展的生動故事。
省交通運輸廳發揮行業優勢,重點支持全省貧困地區發展,建成貧困地區高速公路總裡程5390公裡、普通國省道3133.5公裡。同時,派出駐村第一書記80余人,用真幫實干換回群眾的感動和不舍。
自2016年定點幫扶望謨縣以來,省發展改革委盡銳出戰、全力幫扶,陸續選派21名干部擔任9個村第一書記。累計安排預算內投資14.35億元、專項建設基金24.04億元,支持望謨縣重大項目建設。青年干部們前赴后繼在這塊土地上揮洒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青春智慧與脫貧喜悅同步
堅持以市場導向發展農村產業經濟,省農業農村廳駐納雍縣五一村第一書記田維榮,想方設法帶領當地村民發展種植養殖特色產業和鄉村特色旅游。
為當好“產銷對接”業務員,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派駐平塘縣落良村駐村干部熊江睿,通過“駐村+互聯網宣傳”工作模式,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搜狐等網絡媒體平台宣傳落良村草莓,並邀請貴州著名歌手阿娜丹擔任落良村“游中國天眼·摘生態草莓”形象宣傳大使,讓“落良紅”生態草莓知名度迅速提升。
情系苗鄉侗寨,省市場監管局發揮自身資金、資源優勢,青年駐村干部們堅決挑起扶貧重擔,助推幫扶點錦屏縣、台江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拿出干科研的干勁,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省農業科學院派駐石阡縣大壩村“博士后”第一書記吳迅,2018年以來一直駐村,幫助大壩村發展苗木苗圃300畝,精品水果300畝,辣椒280畝,烤煙1200畝,實現老百姓就近務工增加100余萬元,實現貧困戶每戶分紅1400余元。
青春足跡與脫貧道路同向
為了修好群眾心中的幸福“天路”,省檢察院駐長順縣茅山村第一書記歐陽星,在省檢察院黨組的大力支持和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對接相關責任部門,修通了從茅山村蠻簡組到惠水縣蘆山鎮花魚組,總投資312.8萬元的跨縣通組路,讓茅山村群眾幾十年的出山夢想終於成真。
省民宗委駐務川自治縣回龍村第一書記敖翔,在駐村的300多個日日夜夜中,與當地干部一起裝卸、銷售辣椒,叫賣合作社的李子,為合作社種油菜、收油菜、晒油菜籽、榨油菜……體現了省直機關女干部的擔當盡責。
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駐興仁市大荒坪村第一書記譚興海與原駐村第一書記劉豐齊心協力,幫助3歲“馬蹄足”小孩萬有萌圓了行走夢,用點滴真情傳遞省直機關青年的大愛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