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七星關:村村相連 戶戶相通

2020年10月30日18:0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七星關區農業產業發展 通村路穿過開林村茶葉基地。郭凱 攝
七星關區農業產業發展 通村路穿過開林村茶葉基地。郭凱 攝

大山溝修好水泥路,農村公路村村相連、戶戶相通、交織成網,客運班線通村達鎮、靈活多樣、安全便利。讓畢節市七星關脫貧致富也更有底氣。

“十三五”以來,放眼七星關區,一個干支銜接、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已經形成。它不光是支撐人流、車流、物流移動不可缺少的基礎設施網,還成為七星關區版圖上的動脈血管,為經濟社會發展、改善出行條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關鍵支撐。

不到五分鐘到家

10月20日,嚴光榮將地裡刨出的最后一批陽荷搬上車后,長長吁了一口氣。天色漸晚,她駕著車,沿著新修的農村公路,不到五分鐘便回到家。

“組組通公路通到家門口,到坡上干活方便多了。”嚴光榮高興地說。

路,是經濟發展的命脈。農村公路是進村入社的“毛細血管”,也是基層群眾獲得感最直接的來源之一。

嚴光榮是七星關區燕子口鎮雄獅村的陽荷種植大戶,今年已經在全鎮發展種植3000余畝,得益於通村通組路的修通,嚴光榮的陽荷通過電商,才能運往全國各地。

2016年以前,全鎮大部分道路都是泥石土路,坑坑窪窪,山高坡陡、溝壑縱橫,交通問題困擾了當地村民很多年。不僅村民出行不便,更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

門前的這條硬化路,嚴光榮盼了很多年。和七星關區大部分鄉鎮一樣,燕子口鎮農業條件有限,大部分地塊分布在山坡上,且較為分散,“雞窩地、巴掌田”是當地的真實寫照。

2013年,嚴光榮和丈夫羅永康從福建石打工回來后,便開始發展陽荷種植。“那個時候種了200畝左右,陽荷雖然種出來了,但運輸是個大問題。”嚴光榮說,隻能靠肩挑馬馱,背到街上去賣,耗時又費力。

公路通則百業興。如今,燕子口鎮不斷完善通村通組路建設,打通了多條與周邊鄉鎮的“斷頭路”,通過“外聯+內通”,助力該鎮整體交通路網提檔升級。

“2016年以來,完成通村路建設75.3公裡,通組路56.6公裡,已全面硬化完畢,涵蓋全鎮24個村237個村民組。”燕子口鎮長彭義介紹,一條條通村通組路讓農業更繁榮、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富足。

路通了 我想留下來

2019年,對坡鎮杉寨村返鄉農名工楊元明看到家鄉的通村通組路都修好了,買了自己的第一台車子。

每年回家過年,楊元明都要四處轉轉,看看家鄉的新變化。美麗鄉村建設、飲水工程、通村通組路、環境衛生整治······每年,家鄉的環境似乎都在發生質的轉變,楊元明感慨,比起出門打工以前,實在要好的太多。

2000年,楊元明獨自背上行囊,遠赴他鄉謀生計。面對家庭的貧困,他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按他的話說,就是要奔出個兒人樣來,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可沒過一年,母親就因病去世,2014年,父親也去世了,喪失雙親的鑽心之痛,讓楊元明更加地意識到,自己要更努力地掙錢,才有能力去照顧好親人。

“當過服務員,養過蜜蜂,搞過裝修,現在是在廈門做大理石生意,每年有二十多萬的收入,日子也還過的可以。”楊元明說,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還是想回到家鄉,離家遠了,感覺根不在這。

“回家以后,通村通組路修到家門口,感覺到家鄉有這麼大的變化,心裡面非常高興。”楊元明說,很感謝黨和政府,公路修通了,村裡種點蔬菜拉出去賣都要方便的多。

可在以前,楊元明家離鎮上有5公裡,每次出門打工,要穿著水鞋走上一兩個小時的泥巴路,才能坐上去畢節的車。

“以前的交通確實不方便,路非常窄,遇到下雨天,剛洗干淨的褲子和鞋都會被弄臟,小時候讀書是要穿上水桶鞋,每天都要洗褲子和鞋子。”楊元明說,由於以前交通不便,產業發展不起來,村裡的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了。

“以前地裡種出來的糧食運不出去、賣不掉,現在都是老板自己開車來村裡收購﹔以前村裡摩托車都不多,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買了小轎車。”對坡鎮黨委委員葛鬆介紹,2016年以來,對坡鎮110公裡通村公路,43.63公裡的通組路已達到全覆蓋。

看到家鄉的巨變,楊元明說不想在外面漂泊了,他想留下來,在家搞些種養殖,支持家鄉的發展。

一條條“毛細血管”修到村頭,通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成為過去,“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變成現實,通村通組路成為老百姓的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

咱也要去鎮上瞧一瞧

在水箐鎮與青場鎮交界的新地村,2009年以前,這裡有80%的農戶都還是茅草房。

“沒有公路,建筑材料運不進來,蓋不了新房﹔農產品出不去,老百姓沒有收入。”

“娃兒去鎮上讀書早上五六點就要起床,帶上手電筒﹔夜裡老人突發疾病,隻能靠人背著走十幾裡的山路送到鎮上。”

“要翻越一座山,路寬隻有一米不到,稍不小心,就會摔下山去。”

在新地村村公所,幾名村干部回憶起以前的交通,仿佛歷歷在目。

2006年,政府開始規劃修建新地村到集鎮的馬路,由交通局出炸藥和材料,百姓投工投勞,整整修了三年才把毛路修通,隻有馬車和拖拉機能過。

吳長銀是新地村的包村干部,2009年至今,他一直堅守在這裡,是新地村發展的見証者。毛路修通的時候,有位80多歲的老人家對吳長銀說:“路修好了,咱也要去鎮上瞧一瞧,看一看。”

11公裡的通村路,承載著全村老百姓的期望。2010至2013年實施危房改造,整個村就有300多戶建起了新房子,告別了過去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茅草屋。

路,是發展的基石,也托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15年,新地村到水箐鎮的通村路硬化完畢,2017年13公裡的通組路也全線貫通。“村民們在外務工賺了錢,看到家鄉發展的越來越好,很多都選擇回到家鄉發展,小汽車都有100多個。”新地村副支書吳道義說,老百姓們建新房、買新車,孩子們讀書也方便,村裡又組織村民發展種植刺梨200余畝,茶葉500畝,很多村民也都開始發展養殖業。

曾應安已經50多歲了,年紀大了不能出門務工,2018年便在家搞起了養殖。現在路通了,養大的牛可以直接拖到街上去賣,一年也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新地村從曾經的“窮窩窩”變到今天的“美麗鄉村”。路通則百業興,每一位村民既是見証者,也是參與者。

2017年8月30日,全省脫貧攻堅秋季攻勢暨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啟動大會召開后,9月8日,畢節市立即啟動了全市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如火如荼開展﹔2018年2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下達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后,畢節市按照堅決打贏“四場硬仗”的要求,全力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裡”。

積跬步致千裡,在沒有路的地方,探出一條新路!在歷史的考卷上,七星關寫下奮進的答案。

“十三五”期間,七星關共投入資金45.42億元,建成通村通組路4002.364公裡,完成省農村“組組通”硬化路365.184公裡,七星關的鄉村公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當初的黃土路、砂石路,到如今的水泥路、柏油路﹔從“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無奈,到如今直通家門口的通村公路﹔從屈指可數的幾條公路到今日健全完善的道路交通運輸體系。每一項巨變無不展示十三五期間七星關區交通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見証著七星關的進步和變遷。

路通區興、路通民富、路通人和。今天,一條條開放之路,拉近了各鄉鎮與外界的距離﹔一條條致富之路,鋪就七星關人民的發展希望﹔一條條幸福之路,承載著七星關人民的美好期盼,成為了引領美麗鄉村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群眾出行品質的重要支撐和保障。(廖婉君 馬玲玉)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