浞水鎮:文旅融合助民增收

2020年10月19日17:3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打糍粑民俗。
打糍粑民俗。

“我們的‘長二席’上中央電視了!”國慶長假期間,務川縣浞水鎮滄浪社區王惠麗看到中央廣播電視台4套電視頻道正在展播浞水中秋“千家長二席”民俗文化節目,,高興得跳了起來,急忙跑去告訴家人。

今年“雙節”,浞水人民為傳承中秋傳統文化,慶祝美好新生活,自發組織,隆重舉辦主題為“賀中秋、慶國慶、話脫貧、奔小康”暨“千家長二席”活動。重慶、湖南及周邊市縣上萬人前來參加這豐盛的文化盛宴。

浞水“千家長二席”流傳有數百年。據了解,北宋年間,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曾被貶至今彭水為官,到今浞水考究茶俗期間,與仡佬族先人結下深情厚誼。離別時,仡佬族先人與黃庭堅依依不舍,舉辦長席宴為其餞行。后人為紀念先賢,每年中秋舉辦長宴席,將酥食、麻餅等作為茶食。

“這手工酥食、麻餅,清脆香醇,口感酥爽。”來自重慶的劉女士說,參加“千家長二席”,不僅可以吃美味的佳肴,欣賞仡佬味十足的山歌盤唱、嗩吶,體驗打糍粑等地方特色文化,還能將好吃的帶回家”。

近年來,浞水鎮通過黨建引領,集眾智、聚合力、施良策,採取“文旅+”模式,充分挖掘地方傳統美食,在滄浪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統籌下,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集約化生產,把浞水手工酥食、麻餅打造成遠近聞名的特色美食,深受市場歡迎。

60多歲的甘信初是浞水麻餅制作技藝傳承人之一,2017年與幾個技藝傳承人合伙創建作坊,沿襲百年傳統工藝,專門從事傳統美食酥食、麻餅加工生產。

“作坊一年隻能生產幾萬袋,供不應求。”甘信初說,麻餅所用的食材一直堅持精選當地出產的優質糯米、花生、芝麻、酥麻、玉米糖等原料,口感醇正,不僅是當地喜歡,遵義、貴陽、重慶、浙江等地的訂單也很多。

該鎮挖掘地方傳統美食,打造特色美食品牌,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集約化生產,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帶領群眾走特色產業致富路。

“在家門口就業,既能照顧老人小孩,又能掙錢。”建檔立卡戶李敏說,在合作社上班,每個月有2800多元的固定收入。

經過近幾年努力,將傳統工藝傳承保護與文旅發展進行有機融合合,延伸了生態產業鏈條,帶動就業4600余人,年產值約1000萬元。

傳統手工技藝“活”起來了,該鎮還利用地方“古鹽道文化、三大會館、茶道”等歷史文化,完善水、電、路、訊等公共設施、打造集鎮風貌,創建成國家衛生鄉鎮……緊扣特色文化,融合黔渝接壤和秀麗山川資源優勢,讓文旅發展有靈氣、有魅力,留得住“鄉愁”。大興產業發展,擴寬群眾增收渠道,建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2元的產業支撐。(彭飛 韓琴 圖片由務川融媒體中心供圖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