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開陽縣東大街何家會砂鍋粉館客來客往,店內服務員忙前忙后。
面對疫情沖擊,雲開街道東興社區積極協調店面業主,為商戶爭取房租減免,辦理小區出入証明,幫助一批小店渡過難關、再現“人間煙火”。
“叮!美團,來訂單了。”午間,開陽縣文化路一派熱鬧繁忙,美團、餓了麼騎手來來往往、進進出出。而文化路上的貴陽腸旺面老素粉館,從煮面、配料、加哨、打包,最快90秒完成,是周邊上班族常點的外賣之一。
“疫情緩和后重新開店,才發現下水道堵塞,找了幾家公司都說沒開工,多虧街道辦人員聯系人疏通,才沒耽擱開業!”腸旺面負責人張亮周介紹。
傍晚,位於開陽縣紫江花園弧形樓的老凱裡酸湯魚、合江豆花、豆米火鍋等特色老店早已座無虛席。
“貴A·····請通行!”家住勝利西路的吳佳龍先生一家人餐畢后,便徑直開車出了紫江花園小區,中途並未因繳停車費而逗留。
“我們將停車收費系統下放到小區餐飲商戶,顧客結賬時給商家報車牌號,就可以掃牌自由出入,讓顧客享受到業主待遇,也讓他們消費得倍兒有面子!”雲開街道東興居委會主任袁書明說道。
“此外我們還為所有餐飲商戶提供顧客免2小時停車費服務,並為新開業商戶額外免半年停車費用。”
深夜,華燈初上,文化路夜市街漸漸熱鬧起來,燒烤鑼鍋、烤魚海鮮、冰粉啤酒···車水馬龍,讓人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酒過三巡難免會有顧客因控制不住情緒而放大音量,這時店家會上前好言勸阻,讓大家平復心態繼續享用美食。
文化路夜市街,一直是開陽城市治理的難題。長期以來,夜市街附近居民受到噪音、油煙等侵擾,居民與攤販的爭吵從未消停,但如今,這一現象得到了緩解。
“社區工作人員從中協調,讓業主與我們夜市經營者緩和氣氛,工作人員還經常宣傳創文、衛生、安全等知識,久而久之,我們也會盡量做好文明、衛生經營。”夜市攤主解釋說道。
十年老店迸發新生機、特色小店重拾舌尖美味,現如今,小店經濟已成為提升城市活力、拉動經濟回暖的新引擎。成立伊始的雲開街道辦事處,將繼續以不斷檔、不打折、更貼心的“保姆式”服務,為小店經濟暢通“毛細血管”,再現復商復市活力。(圖/文 林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