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玉屏街道:凝聚“三力” 讓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

2020年10月16日14:5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興旺社區端午節包粽子比賽。
興旺社區端午節包粽子比賽。

近年來,荔波縣玉屏街道緊扣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進一步理清創建思路、突出創建重點、強化創建措施,把創建工作與脫貧攻堅、農村產業革命、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有機結合,凝聚“三力” ,全面推動民族團結示范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思想上“同心”,凝聚民族團結“動力”

“三強化”開展創建活動。強化組織建設,為創建活動筑“堡壘”。強化政策宣傳,為創建活動聚人心。強化實干擔當,為創建活動注活力。緊扣創建活動指標,科學制定創建方案,多次召開專題會或推進會,明確各自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抓好創建工作。著力抓好示范創建。明確把水浦村、興旺社區等6村(社區)作為示范創建單位,抓典型,提高示范效果,增強創建活力。興旺社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安置2288戶9172人,少數民族人口佔98%。明確“尊重差異,尋找共鳴”方針,因俗制宜,開展“志智雙扶課堂”“微田園幫扶”等活動幫助不同民族移民群眾快融入新生活。結合群眾民風民俗喜好,組建少數民族山歌隊、廣場舞隊,在民族節假日舉辦“山歌頌黨恩”“拔河比賽”“包粽子比賽”等文娛活動推進移民群眾德治、法治、智治、自治“四治融合”,構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良好環境,營造和諧、安居、樂業生活氛圍,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快融入、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編好共生共榮同心結。圍繞“一城兩區”“經濟文化中心”“易地扶貧搬遷主站”特點,以“卯節”“額節”“六月六”“小年節”少數民族節日為契機,以文藝下鄉、科技下鄉、電影下鄉為載體。去年來,共組織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21次,各類民族文化活動150場,實施民族團結“六進”工作,開展“三同三連”“六講六比”“社區結對助力脫貧”等思想扶貧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少數民族生產生活中,實現各族群眾相融相通,拉起民族團結戰線,擰緊攻堅一股繩,立起疫情防控牆,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發展上“同行”,凝集民族團結“智力”

把脫貧攻堅工作貫穿創建工作始終,將人力、財力、物力向民族村寨傾斜,推進民族村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幫助民族群眾增收致富。強基礎設施,建造民族村寨“幸福工程”。以“切實提高農村群眾出行生活質量”為目標,大力實施村、組、戶道路硬化、文化廣場、照亮工程等基礎設施。近年來,累計實施組組通35條,寨內道路硬化21條,生產便道18條。安裝太陽能路燈1096盞,民族文化廣場2990平方米。覆蓋全街道17個村全部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實現“村組公路組組通,照亮工程組組有,串戶路家家連”。強產業發展,護民族群眾兜裡生“金”發芽。以“發展一批產業,脫貧一批貧困人口”為目標,按全縣“1+5+N”扶貧產業發展戰略要求,深耕產業“八要素”,有效推進產業扶貧工作,促進產業發展。目前共打造樟江精品水果帶、蘭鼎山萬畝仙草原、馬鞍山田園綜合體3個產業帶,今年新增蔬菜、水果、中藥材種植3.56萬畝,發放土地流轉金197.2萬元。群眾產業園區務工收入達1426.5萬,群眾實現土地流轉得“租金”、勞動投入得“薪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實現“村有扶貧產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脫貧技能”,鞏固脫貧成效。

文化上“同享”,凝結民族團結“活力”

傳承民族文化,搭上“全域旅游”順風車。結合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將紅色資源、民族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著力打造一批富美鄉村旅游精品,推出水鄉頤舍、小溪谷、水葩鄉村旅游、水瑤新村、水利大寨等一批鄉村民族文化旅游示范村寨,不斷塑造少數民族生態文化旅游精品。水浦村走出一條文旅融合、景村融合、產業興旺的致富路徑,先后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省文明村等榮譽稱號。發展民族特色,巧技變就業“金磚”。結合“學理論、學技術、學經營,爭當新型農民、爭先轉型發展、爭創率先小康”的“三學三爭”素質提升培訓工程,發展傳承民族文化,推動經濟發展。去年來,開展馬尾鏽、苗繡、蠟染、水族剪紙、竹編技藝、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種養殖等知識技術培訓25期,參訓人員達2000人次,增強廣大少數民族群眾轉型就業、創業的信心和本領。推動350人就業,助力有勞動力家庭戶均1人以上就業,保就業,穩收入。(文/圖 李宣博)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