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孝金波)近日,第五屆基礎教育人才發展20人北京論壇在北京教育學院舉行。論壇以“‘三全育人’與教師成長”為主題,邀請在教師培訓與校長、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方面有影響的20名專家與會。
大會由北京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勁鬆主持。學院黨委書記肖韻竹在會上致辭。她指出北京教育學院將通過對教育人才發展及其規律的不懈探索,在“三全育人”工作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宋磊等出席論壇,指出基礎教育人才發展20人北京論壇是北京教育學院發揮教育智庫的功能,為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一線搭建的一個重要平台。宋磊表示,希望北京教育學院“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人才發展及其規律的不懈探索,加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專家們圍繞“學科教師如何提高育人能力”“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抗疫中的育人挑戰與教師成長”等三個議題發表意見和觀點,交流北京市基礎教育學校提升教師育人能力的成功經驗,為發揮教師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探索“三全育人”與教師成長的互促機制建言獻策。
“我認為所有學科都應當對創新能力培養負責任。甚至班主任老師怎麼管學生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北京開放大學校長褚宏啟就學科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獨到的觀點,認為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在培養目標層面解決“要不要”的問題,在教學內容和方法層面解決“會不會”和“願不願”的問題,在教學方法與評價方式方面解決“讓不讓”的問題。
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基礎教育人才研究院院長鐘祖榮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為建設現代化強國而學習。“為什麼學習呢?它既是一個學習動力的問題,也是一個學習的價值和目的性的問題,所以它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果以及今后的貢獻。”他指出,教師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目的的引導是教師學科育人的重要方面,教師要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需要作為引導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來源,要通過介紹我國科技進步與差距,感受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引導學生今天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學習,今后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智慧與力量。
朝陽區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陳先豹介紹了該區深入實施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升工程,不斷增強教師專業能力,推進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進而探索出一套富有朝陽特色的綜合性、活動型思政課程模式的經驗。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副校長陳德收向與會者分享了該校發揚紅色基因傳統,全面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修養、理論功底和專業素養,切實增強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卓越擔當教師的做法。
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瓊從新冠疫情期間教師在線教與學的調查數據出發,提出了在線教師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路。她通過分析疫情期間教師對在線教學的認識和態度、開展在線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等方面的數據得出結論,回應了“停課不停學”對基礎教育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心理和環境適應提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