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庄稼基本收完。在貴州省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仡佬族人們庄稼已顆粒歸倉。為了犒勞一年的辛苦,他們用剛從地裡收回來的新豆子,做一道仡佬族獨具特色的酸湯豆腐,這已成為了當地人們的一種習慣。
寒露。務川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寒露來臨,在務川大坪街道黃洋村村民高騰花家裡,她和老伴正忙碌著推磨、濾豆漿,准備做一頓酸湯豆腐。據高騰花介紹,酸湯是用豆腐水純天然發酵而成,用酸湯點出來的豆腐細膩香甜,而做酸湯豆腐的每一步都有訣竅。
磨豆子,磨轉四五圈,加一次豆子,水和豆子都要加合適,磨出來的豆漿才細﹔
磨豆腐。務川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濾豆漿的時候,要加溫水才好過濾,將濾出來的細漿倒入鍋裡用猛火燒開,然后開始加入酸湯﹔
道豆。務川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制作豆腐。務川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酸湯倒下去后,慢慢攪,攪快了豆腐就會成海綿狀,不攪酸湯沉底了豆腐就會酸,做出來的豆腐都不好吃,當豆漿變成淺黃色時,標志著豆腐已經點清,再用碗等器具將豆腐壓成餅狀,至此,一鍋濃香四溢的酸湯豆腐大功告成。(徐飛 游亞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