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甜,三分酸,果肉細膩,果汁香濃,修文獼猴桃真的太好吃了!”9月27日,貴州師范大學二食堂門口的扶貧直銷專區裡人頭攢動,很多學生和老師正在選購修文“貴長”獼猴桃。除了這個扶貧專區,在該校各超市的扶貧專櫃和位於花溪校區一食堂旁的扶貧專館裡,大家也能買到美味又便宜的獼猴桃。
師大在食堂裡開設“扶貧專館”。師大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這批進駐貴州師范大學的獼猴桃來自修文縣義門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受疫情影響,今年該合作社種植的2000余畝獼猴桃訂單大幅下滑。貴州師范大學后勤集團得知該情況后,立即讓合作社將獼猴桃送到學校的“扶貧專館”“扶貧專櫃”和“扶貧專區”內,並通過校園網向全校教職工生發出倡議,號召大家購買“扶貧果”,獻出“師大愛”。截至目前,修文獼猴桃在“三區”裡每天的銷售量達1500斤以上,銷售額在9000元左右,及時解決了該合作社的銷售難題。
師大師生正在購買修文獼猴桃。師大宣傳部供圖
“應季農產品需要盡快銷出去,而高校的學生和老師本身也有這方面消費需求,我們就希望搭建這樣一個公益平台,讓師生能夠買到更好的農產品,讓農戶能夠實現增產增收。”貴州師范大學后勤服務集團飲食中心經理王杰說。為助推農村產業革命和脫貧攻堅,近年來,貴師大后勤集團通過“校農結合”形式與各貧困地區展開直接對接,以消費帶動扶貧。
師大師生正在購買修文獼猴桃。師大宣傳部供圖
“后勤集團作為學校開展‘校農結合’的前沿陣地和窗口,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學校發出的‘脫貧攻堅師大有責’的號召,我們始終聚焦‘扶貧產品、以銷促產助農增收’,每一位師大后勤人都是脫貧攻堅的踐行者、參與者和親歷者,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是我們師大后勤人踐行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的具體體現。”貴州師范大學后勤服務集團黨總支書記余舉學說。
在食堂裡開設“扶貧專館”,食堂前搭建“消費專區”,在校內各大超市設立“扶貧專櫃”,貴州師范大學的扶貧成果日益凸顯。該校后勤集團副總經理汪永江表示,學校致力將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與解決城市“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問題相結合,以銷售扶貧產品為重點,組織動員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消費扶貧專櫃、專館、專區建設運營,著力構建扶貧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體系,為社會各界購買扶貧產品、參與消費扶貧行動提供便利條件。
截至目前,貴師大后勤集團通過“校農結合”的形式,與各貧困地區直接對接,採購威寧“三白”(白菜、蓮花白、白蘿卜)、石阡南瓜、望謨糯米蕉、冊亨火龍果、桐梓蘋果、開陽枇杷等各類農業產品,有效帶動了貧困地區產業的發展,助力脫貧攻堅。